印度與殖民地債務
蘇紹萬·達爾
前印度部長和國會議員沙希·塔魯爾(Shashi Tharoor)要求英國為其數十年的帝國統治向印度和其他前殖民地支付賠償。2015年,著名的牛津大學辯論社(Oxford Union)組織了在一場題為“辯方認為英國應當賠償她以前的殖民地”的辯論,他在辯論會上作了這番說法。
在英國人離開61年後,辯論社選擇這樣一個話題,真的很有趣,眾所周知,除了印度的政治統治權之外,英國東印度公司還獲得了茶葉貿易的獨家壟斷權,而且基本上壟斷了中國與歐洲的貿易來往和貨物運輸。但是印度的沿海貿易和島嶼之間的貿易,以及印度的內部貿易,由該公司高級雇員壟斷。鹽、鴉片、檳榔和其他商品的壟斷權是取之不盡的財富之地。員工自己定價,隨意掠奪不滿的印度教徒。總督參加了這種私人交易。他最愛的是獲得合同,這些合同的條件讓他們可以無中生金,比煉金術士還聰明。一天之內,大量財富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分文不花,就可以推進原始積累。
沃倫•赫斯廷斯(Warren Hastings)的審判中充斥著此類案件。舉一個實例。某個叫沙利文的人,接受官差,要去遠離鴉片地區的一個印度地區,在離開時,他得到了一份鴉片合同。沙利文以40,000英鎊的價格將合同賣給了一位叫丙的人;丙當天以60,000英鎊的價格將其出售,執行合同的最終購買者宣稱,他總算實現了巨大的收益。根據提交給議會的列單之一,1757-1766年,該公司及其員工的從印度人那裏獲得了600萬英鎊這樣的禮物。在1769年至1770年之間,英國人購買了全部大米,除非賣價高昂,否則拒絕再出售這些大米,因而製造了饑荒。
卡爾•馬克思。第三十一章:產業資本家的起源,《資本論》,第一卷
塔魯爾(Tharoor)指出:“當英國抵達印度時,印度在世界經濟中的份額為23%。到英國人離開時,這一比例已降至4%以下。為什麼?因為印度被統治,只不過是為了英國的利益。英國200年來的崛起,是由其在印度的掠奪所資助的。 [1]
當然,關於從殖民地轉移到帝國中心的財富數量,可以議論,但是他的說法值得考慮。而且,他並不是唯一提出這一要求的人。著名的經濟學家烏薩·派特奈克(Utsa Patnaik)估計,英國從印度吸走了45萬億美元。 [2]
流失理論
達達巴伊•納約雷吉(Dadabhai Naoroji)是19世紀印度政治界的重要人物,他談到過,每年流向英國2億至3億英鎊。他是處理這個問題的先驅之一。英國的虹吸系統採取了各種手段,“流失由兩個要素組成,第一,來自于歐洲官員匯出他們的儲蓄,以及他們在英國的開支,因為他們在英國和印度有各種需要;以及在英國支付的養老金和工資;第二,來自非官方歐洲人的匯款。”[3]
他估計,這種流失是由於歐洲雇員的各種定期匯款回國造成的,包括資助家庭、取回儲蓄、購買英國商品——個人和政府;英國持有的公共債務的利息費用(不包括鐵路貸款的利息支付和生產性工程產生的其他債務)。除此之外,殖民地印度被迫支付一定數額,用於治理、維持軍隊、戰爭開支、退休軍官的養恤金以及英國為維持殖民地而應承擔的其他開支,即所謂的‘家庭費用’(Home Charges), 這包括在英國籌集的公共債務利息、鐵路和灌溉工程的年金,還有支付給在印度工作的英國雇員,以及在印度工作的退休雇員的養老金。[4]
雖然從過去到現在,仍然無法準確估計,在英國統治期間從印度流向英國的資金量,但有一些估計說明了這種流失量。韋爾薩·安斯蒂(Versa Anstey)估計這些‘家庭費用’每年約為3500萬英鎊。此外,因為提高貸款,英國統治者意識到了與印度本土統治者作戰的成本。[5] 韋雷爾斯特(Verelst)估計,在普拉西(Plassey)戰役剛結束的五年中,從印度流出的貨物和金條總量為49,416.11英鎊。SB·掃爾(SB Saul)也根據國際收支情況,估算了這種流失,僅1880年的數字就佔印度國民收入的4.14%。 納奧羅吉(Naoroji)的初步估計是每年800萬盧比,1893年高達2000萬盧比,1905年每年5.15億盧比。包括加內什•維揚卡泰什•喬希(Ganesh Vyankatesh Joshi)、丁肖•埃杜爾吉•瓦查爵士(Sir Dinshaw Edulji Wacha)、蘇倫德拉納特•班納吉爵士(Sir Surendranath Banerjee)和羅梅什•春德•杜特(Romesh Chunder Dutt)在內的其他許多人也做出了類似的估計。儘管這些估計同即將成為本土資產階級成員或其政治代表的估計存在一定差異,但不可否認的是,財富正持續地從印度次大陸轉移到英國。
英國增長不利於印度
歷史學家伊爾凡•哈比蔔(Irfan Habib)對這種巨大的資源流失的觀察很有啟發性。他指出,“當經濟學家談到缺乏內部發展能力或人均收入基數低時,必須銘記印度必須省下其國民收入的4%作為進貢,而英國人無論他們多麼努力,都無法拯救印度。[6] 很明顯,從印度到英國的大量資源和金條的流失,對印度經濟造成了嚴重影響,對英國經濟產生了有利影響。計算表明,超過三分之一的印度國民收入被英國人以某種形式拿走。
在調查印度頻繁爆發饑荒的原因時,RC 杜特(RC Dutt)評論道,‘目前,地球上任何國家都無法解釋印度的資金流失,每年淨收入的一半流出印度,意味著印度的水分祝福和養肥著其他土地’[7]......" 如此巨大的經濟土地資源的流失,將使世界上最繁榮的國家變得貧困;它使印度淪為饑荒之地,比印度歷史上任何時期的饑荒都更頻繁、更普遍、更致命。” [8]
從殖民地到帝國中心的巨大資源流失,自然對印度經濟及其人民造成了災難性的影響。這些資源不是投資在印度,而是被掠奪並且流向英國。此外,政府償還巨額公共債務,需要增加民眾的稅收負擔。1886年,印度的稅負佔其總收入的14.3%,與英國的6.93%相比,這一負擔非常高。[9]
大部分稅收用於償還英國債權人。自然,這一機制使印度農業與工業陷入貧困。與其他帝國經濟政策一起,造成了在十八世紀和十九世紀停滯不前的經濟。 “十八世紀的印度一個擁有偉大的製造業和農業的國家,印度紡織機的產品供應了亞洲和歐洲。不幸的是,東印度公司和英國議會......在英國統治初期,為了鼓勵英國崛起的製造業,對印度製造業進行打壓......數百萬印度工匠失去了收入; 印度人民失去了他們財富的巨大來源。”[10]
這種資源的流失對農民產生了不成比例的影響,因為在很大程度上,支付這種流失的,是從農民那裏徵收的土地收入。據邁克•大衛斯(Mike Davis)說:“例如,在十九世紀末的孟買德坎,每年的稅收徵收過程始於在村莊糧場中扣押糧食。為了食用自己的收穫,瑞特人[11]不得不立即借錢來還清稅款。通常,借債人以當前市值的一半購買作物,但以高達38%的利息借錢。如果農民不能及時償還這一貸款,過高的利率將欠款膨脹到天文數字。” “我記得我面前的一個案件,” 一位前地區官員寫道,“其中一名種植者被起訴,要求償還900盧比,包括本金和利息,原來的債務是只值10盧比的糧食,幾年前借來的。”[12]
印度鐵路
英國殖民擴張和帝國主義的擁護者一直聲稱,儘管有缺陷,但正是殖民者引進的優越的西方科學技術,才使印度從中世紀的籠子裏脫身。印度的鐵路建設被認為是這種現代化的主要例子之一。當然,如此規模的鐵路網在殖民地是無與倫比的。然而,應該指出,世界上許多國家,特別是歐洲的國家,在沒有殖民造成的苦難的情況下修建了鐵路。進一步探討這個問題,我們發現鐵路最初是由英國東印度公司為自身的利益設計的。用哈丁格(Hardinge)總督的話說,鐵路將有利於 “國家的商業、治理和軍事控制”。[13]
在其概念和建設上,印度鐵路是一個巨大殖民騙局。英國股東通過投資鐵路,使巨額資金變得荒謬,因為政府保證每年的淨資本回報率為5%,而任何其他安全投資都得不到這些回報。當時,這個比率高超,可能是因為政府彌補了其稅收的不足,當然,這些收入來自印度,而不是英國的稅收。[14] 對於英國股東來說,這確實是一筆意外收穫,他們獲得政府的擔保,由印度而不是英國的稅款全額支付,對鐵路進行了天文數字的投資。毫無疑問,對英國人來說,這是一個了不得的勒索,犧牲了印度納稅人的利益。
饑荒和死亡
在被殖民的印度,英國政府從未真正承認的一個反復出現的特點是饑荒。1760年至1943年,可怕的饑荒經常襲擊印度。根據來源於英國官方的資料,可以估計,超過8500萬印度人死於這些饑荒,這些饑荒達到了種族滅絕的程度。《紐約先驅報》的記者約翰•羅素•楊 (John Russell Yong) 為其論點找到了更多的證據, “證明英國人在東方的影響,只是英國暴政的另一個名字。” ……楊在權衡印度人承擔的帝國成本時,總結道,“沒有暴政比印度政府更專制,強橫,不負責任,殘忍... ” 楊意識到,根據官方統計,過去三年中有500多萬印度人死於饑荒,他強調,“英國每年從印度拿出的錢嚴重消耗了印度,也是該國貧困的根源之一。”[15]
來自印度的收成被掠奪來養活英國人。“頭連到腳,他們的屍體伸展的長度,將達到英格蘭的85倍以上。這發生在印度出口數量空前的糧食的情況下,每年高達1000萬噸。” [16] 它完全不是自由市場政策的結果,而自由市場只是藉口,利用乾旱引起的饑荒為掩蓋,被用來為種族滅絕辯護。此外,英國的政策,包括禁止饑荒救濟工作、繁重勞動死亡營、死亡遊行、 “饑荒稅”、極端的內部關稅、禁止本土工業與英格蘭工業競爭等等。
除了數百萬印度人死亡和被糟蹋之外,正是這種超級剝削使英國變得富有。在啟蒙運動之前的幾十年裏,像世界上許多其他地區一樣,包括在東南亞和中國,歐洲人用槍炮完全控制了印度的港口,以及1757年普拉西戰役對孟加拉的掠奪(這完全造成了世界最嚴重的饑荒:1000萬人死亡——佔人口的三分之一,曾經有著比倫敦更繁榮的城市的地區)後立即有了工業革命,這並非巧合。然而,在維多利亞統治結束時,各國的不平等與階級不平等一樣嚴重。人類已經不可挽回地分裂了。國際敦促出現的有名的‘饑餓囚徒’,就像電燈、馬克沁機槍和 “科學” 種族主義一樣,都是維多利亞時代晚期的現代發明。[17]
殖民債務和賠償
印度的殖民統治進程意味著對數百萬人的經濟剝削和破壞,對興旺發達的工業的破壞,有系統地剝奪競爭的機會,取消原住民治理機構,改變自古以來蓬勃發展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模式,以及消滅被殖民者最寶貴的財產、他們的特性和自尊。
印度教與穆斯林對抗的產生和延續,是英國帝國政策最重要的成就:分而治之的計劃在1947年英國權威的崩潰中達到頂峰。分裂留下了100萬人死亡,1300萬人流離失所,數十億盧比的財產被毀,社區仇恨的火焰在被蹂躪的土地上熊熊燃燒。對於英國在印度統治的失敗,沒有比其悲慘結局更具有控訴力量的了。
這些數字只講述了故事中很小的一部分,但確實幫助我們想像,自1492年以來,從殖民世界流向歐洲的財富規模。對殖民主義造成的苦難加以計價是極其困難和不公平的。世界上是否有足夠的資金來補償造成的損害?“適當的塑像能否成為殖民主義罪惡行為的象徵贖罪方式?那個農民受害于英國稅收的嚴重影響,為什麼英國政府不為這位不知名的印度農民豎立一座雕像呢?讓其與站在白廳的羅伯特·克萊夫(Robert Clive)塑像相對?” 尼克•羅賓斯問道。[18] 克萊夫,英屬印度總司令,是建立東印度公司在孟加拉的軍事和政治霸權的一名英國軍官和私掠者。他是主要掠奪者之一,從印度掠奪所得,用以在英國買官鬻爵。他的雕像毫無爭議地矗立在英國政府所在地的白廳中心。
每當提出殖民債務及其賠償問題時,我們需要立即擺脫關於慈善的討論。這不是一個可以僅僅歸入經濟學的問題,而是在道德和道義上,承認帝國主義虧欠世界其他地區的債務。實際要求的賠償範圍,包括正式道歉、無條件取消第三世界債務、還有真正抑制殖民本能的經濟賠償,因為殖民本能有時會重新浮出水面,就像現在,以新自由主義的化身為形式,極端壓迫地球上的大多數人 --- 沒有邊界地壓迫。
來自蘇格蘭著名作家和歷史學家威廉•達林普爾(William Dalrymple)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即按照英國學校教授歷史的方式粉飾殖民企業的問題。“大英帝國沒有出現在教科書的教學大綱中,” 達林普爾說,“英國兒童閱讀關於都鐸王朝(Tudors),斯圖亞特(Stuarts),然後關於希特勒的東西。而英國人在兩者之間所扮演的角色被拋在了一邊。”[19]
註釋:
[1] https://www.independent.co.uk/news/uk/home-news/dr-shashi-tharoor-tells-the-oxfordunion-why-britain-owes-reparations-for-colonising-india-in-viral-10407997.html.
[2] http://www.cadtm.org/How-Britain-stole-45-trillion-from-India.
[3]納羅吉•達達巴伊,《印度的貧困和非英國統治》,倫敦,S. Sonnenschein,1901年。
[4] 同上
[5] http://www.economicsdiscussion.net/indian-economy/the-drain-meaning-causes-andconsequence-indian-economy/19014.
[6] 同上
[7] 羅梅什•杜特, 印度饑荒 - 他們的原因和預防, Ps 國王和兒子, 倫敦, 1901 年。
[8] 同上
[9] https://abhimanuias.com/blogs/Important-Issues-DetailedArticle/7781/Drain-of-wealth-and-Indian-Nationalism-br—1857-1947-Indian-History—General-Studies—Paper-I-By-abhimanu.
[10] 同上
[11] 印度農民或租房農民。
[12] 邁克•大衛斯,《維多利亞時代晚期大屠殺——厄爾尼諾饑荒與第三世界的製造》,Verso,倫敦,2000年。
[13] https://www.outlookindia.com/magazine/story/chronicles-of-the-colonial-loot/298029.
[14] 同上
[15] 邁克•大衛斯,《維多利亞時代晚期大屠殺——厄爾尼諾饑荒與第三世界的形成》,Verso,倫敦,2000年。
[16] 同上
[17] https://www.theguardian.com/global-development-professionalsnetwork/2015/nov/27/enough-of-aid-lets-talk-reparations.
[18] https://www.thehindu.com/news/international/london-jlf-2016-knowledge-not-money-bestform-of-reparation-for-colonial-rule/article8633116.ece.
[19] 同上
本文譯自: 《國際觀點》, 2019年10月10日, www.internationalviewpoint.org/spip.php?page=imprimir_articulo&id_article=6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