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涼薄 磨刀捅向長者

 

 

則鳴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 20 18 2 28 日發表 20 18 - 19 年度《 財 政 預 算 案 》, 提出一系列措施,宣稱未雨綢繆:應對社會在醫療和安老⽅⾯遠需要關愛共享:對弱勢社羣多加扶持,與社會眾共享經濟成果,並且秉承會把預計年度盈餘中的接近四成與市共享,其餘於改善服務和投資未來。

香港庫房年年財源廣進,根據2018-19年度財政預算案,政府在2017/18年度估計錄得盈餘1380億元。政府收入來源集中,利得稅、薪俸稅、印花稅和地價收入,共佔2017/18年度政府總收入約74%;當中波幅特別的地價收入和印花稅收入分別是27%15%。預計來年帳將錄得466億元的綜合盈餘。20193底,財政儲備預計為11,386億元,相當於本地產總值百分之40.3%

政府坐擁萬億盈餘,離還富於民差遠,僅九牛一毛地推行關愛共享計劃,更叫人齒冷的是磨刀捅向長者,尤其是勞動階級的長者。從201921起,申領者綜援合資格年齡由6 0歲提高6 5歲,事件引起社會猛烈批評。事後政府亡羊補牢,推出1060元「就業援補助」,若連同2起增加2,525元的健全成綜援,申請津貼者將可獲得共3585元,額與者綜援相同。不過有關案要求6064⼈⼠找工作,才符合領取補貼資格。據現時綜援制度,60歲以下、健全的綜援申領必須參加「⾃⼒綜合就業援助計劃」,須尋找每⽉⼯作時數不少於120時的有薪作,然不同年齡每必須找作的次數亦有不同。如果找不到工作,申領須在每與社時提供有關證明,才能繼續符合領取全額綜援標準的資格。以往年近60歲的者,本應可以轉為申領者綜援,但隨著政府提申領者綜援的年齡檻,健全的綜援申領6064歲間需要繼續找工作。

 

 

及福利局局羅致光發表「勞動不等於勞損」論,認為勞損是指不適當動作重覆地產,不等同勞動會有勞損;謂很多有勞動的,其體年齡會較缺少勞動的更年輕。意指從事基層勞動的年⻑⼈⼠,有條件繼續就業、貢獻社會。

社會福利界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斥其詞「涼薄」,因者可選擇種不多,不少從事保安或清潔,正容易導致體勞損。根據明愛社區發展服務在20182發表的「香港基層勞勞損狀況評估報告」,在逾1,511名接受評估並從事基層勞動作的⼈⼠當中,有93.3%接受評估的參加者表⽰⾝體最少有個部分出現勞損情況,超過半的參加者表最少有四個體部分出現勞損情況。

另外,根據財政司司辦公室在20172發表的經濟概況報告,在2016年只有不三成年屆60歲的者勞動⼈⼝從事較技術階層,例如經理、專業員和輔助專業員;逾七成者皆從事較低技術階層,即使撇除當中的「文書員」,仍有逾六成者屬「非技術⼯⼈」、「機台及機器操作員及裝配員」、「藝及有關員」和「服務作及銷售員」。換之,從事基層勞動作的者仍佔多數。

虐待者協會助理總幹事林文超指,不少者即便重投勞動市場,都只能找到收垃圾、清潔街道等低技術等種。捍衞綜援權利聯盟批評,新政策變相削減長者綜援,忽視貧窮者在就業市場對的剝削與障礙,無法真正協助者就業及保障其勞動權益。

社會服務聯會、社會員協會、社會作者總會及立法會議員邵家臻辦事處(三會⼀⽅)要求擱置現有案,認為,「就業援補助」每補回1060元,僅及者綜援標準差額,惟現時受影響的6064歲健全⼈⼠,沒法申領者綜援的「期個案補助」及「社區活補助」,前者每年2240元,後者每340元,另外亦不能申領電話費、交通費、眼鏡費等特別津貼。

香港者權益協會總幹事李立航表者綜援作為本來已存在的社會福利,但時合資格的⼈⼠卻不能享有同樣的權利。他認為如果是因為財政問題作出決定尚算合理,但政府錄得量財政盈餘,質疑為何依然推行新措施。

社區組織協會批評,在新制度下,6 06 4歲的者,由原來領「者綜援金」變成領「失業綜援金」,現時政府擁有萬億儲備,年年有盈餘,竟削減者綜援,絕對是涼薄為,亦是制訂倒退的政策。

總而言之,香港政府帶頭為富不仁,對長者涼薄,踐踏敬老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