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評國務院的工作報告
張開
中國並非社會主義社會
在今年3月的全國人大會議上,李克強總理代表國務院作的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繼續重彈長期以來的老調:「我們堅信,有黨的堅強領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國發展一定能夠創造新的輝煌。」「把握好我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
但實際上,從鄧小平提出並實行改革開放路線以後,中國便走向市場經濟的資本主義道路,隨著中國經濟蓬勃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更蓬勃發展起來,越來越佔有優勢,筆者曾引2016年3月12日《文匯報》轉載同月11日的《南方日報》評論文章指出︰目前中國非公有制經濟數量已占市場總數的90%以上,並創造了超過60%的國內生產總值,超過80%的社會就業,超過65%的固定資產投資,超過67%的對外直接投資(詳見本刊總240期拙文)。這些都表明︰公有制經濟已不再是中國經濟的主要部份,即中共所稱的「主體」部份,以前稱的主要部份已經被非公有制經濟所取代了!
社會主義是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中國現時並不是主要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而主要是以非公有制的私有制為基礎的社會。在社會主義社會初級階段,可實行人人有工做,各盡所能,按勞分配;在高級階段,才能各盡所能,各取所需。但中國直至今天,都遠未能做到這些,《報告》承認,2016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4.02%,為多年來最低,去年實現了超過80%的社會就業,亦即還有20%不到的失業者。農村貧困人口在2015年官方數字還有7千萬,2016年減少1240萬,最快要到2020年才能完成「全部脫貧」的目標。《公報》指稱在脫貧工作中還出現了「假脫貧」,「被脫貧」,數字脫貧等虛報弊病。這使官方的脫貧數字可能含有水份。這些重要事實都顯示︰中國至今仍不是馬克思主義所稱的社會主義社會。
非公有制經濟勢必更佔優勢
《報告》提出的今後推行政策,更會助長非公有制經濟的大步發展,十分具體明確全面,呵護備至地作出如下宣示︰要更好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深入落實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快構建新型政商關係。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即鼓勵前者侵併後者——引者)。堅持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進一步放寬非公有制經濟市場准入。凡法律法規未明確禁入的行業和領域,都要允許各類市場主體平等進入;凡向外資開放的行業和領域,都要向民間資本開放;凡影響市場公平競爭的不合理行為,都要堅決制止。
「加強產權保護制度建設。……要加快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障各種所有制經濟組織和公民財產權,激勵人們創業創新創富,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使企業家安心經營、放心投資。對於侵害企業產權的行為,必須嚴肅查處、有錯必糾。」
《報告》又在回顧2016年政府工作的成就時指稱︰工業企業利潤由上年下降2.3%轉為增長8.5%,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5%,經濟發展的品質和效益明顯提高。同時,全年降低企業稅負5700多億元,所有行業實現稅負只減不增。
所有這些利潤增長和減輕稅負,自然包括非國有企業在內,全都得到利潤增長和稅負減輕的好處。
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
但在《報告》盡述政府工作的「豐功偉績」時仍然宣稱︰「我們也清醒看到,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仍需增強,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嚴重,一些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較多,地區經濟走勢分化,財政收支矛盾較大,經濟金融風險隱患不容忽視。環境污染形勢依然嚴峻,特別是一些地區嚴重霧霾頻發,治理措施需要進一步加強。在住房、教育、醫療、養老、食品藥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人民群眾還有不少不滿意的地方。煤礦、建築、交通等領域發生了一些重大安全事故,令人心痛。政府工作存在不足,有些改革舉措和政策落實不到位,涉企收費多、群眾辦事難等問題仍較突出,行政執法中存在不規範不公正不文明現象,少數幹部懶政怠政、推諉扯皮、一些領域腐敗問題時有發生。」
當然,以上的陳述有些是輕描淡寫,說是「一些」、「有些」,而且是不完全的。特別是重大的問題,例如官僚專政,官員專橫腐敗,幾乎無官不貪等,都沒有提到。
《報告》提及中國現時處於內外交困的局面︰「過去一年,我國發展面臨國內外諸多矛盾叠加。風險隱患交匯的嚴峻挑戰。」
「我們面對的是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速7年來最低、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地區和全球性挑戰突發多發的外部環境,面對的是改革進入攻堅期、利益關係深刻調整、影響社會穩定因素增多的複雜局面。」
這種複雜困局主要是中共推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所造成的。中國對外國越來越開放,關係更加密切,受外部影響更為直接;對內則私有財產更蓬勃發展,階級分化,貧富日益懸殊,階級鬥爭日益尖銳,官僚專政與人民之間的對立和鬥爭更加激烈,這也是《報告》所稱的「影響社會穩定因素增多的複雜局面。」
為了歌頌習近平主席的偉大正確領導,《報告》有將近10次提到他的名字,極盡個人崇拜吹捧的能事!但對於上述困局的造成及加深,他也應負相關的責任的!
15/04/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