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特首選舉看機會主義的虛妄
大進
[編者按: 在特首選舉前,泛民主派中出現了「原則派」與「務實派」,以下發表的是「原則派」論者在討論香港政局中的有關闡述。]
三月的香港特首選舉,對部分關心政治和追求民主的市民來說,是一場春夢。
三月廿四日傍晚,候選人曾俊華在中環搞造勢大會。成千上萬的支持者,揮舞閃亮的手提電話,跟站在雙層巴士上的前財政司曾俊華呼應著,就像演唱會樂迷般,叫喊著支持口號,成為曾俊華選舉工程的高潮,也許亦是他支持者的美夢,最甜美的一刻。曾俊華更宣稱,希望賦予集會這地點 (中環) 新的意義。對追求民主的民眾來說,真是頗堪玩味,百般滋味在心頭。曾經令香港風雲色變的「佔中運動」,是否也要詮釋新意義?
只不過是兩年前,數十萬市民在鄰近的金鐘,以及旺角和銅鑼灣堵路,不惜以身試法要求真普選,包括普選特首。他們不少一直堅守,直至最後被警察清場。
「雨傘」之後,民主運動墮入沉鬱的退潮。而特首選舉這一役,似乎又反映出主流民主政黨的局限:太依從「策略」考慮,缺乏持久抗爭的意志。
在特首「競選」期間,主流民主派一面倒支持曾俊華,這位來自建制的候選人。曾俊華在特區政府做財政司近十年,從沒帶來任何接近民間要求的措施;而他的競選政綱,亦缺乏對民主進程作明確的承諾。只因為另一個主要對手,是梁振英路線的林鄭月娥,主流的民主派便把林鄭月娥看成是主要矛盾,她亦成為所謂「梁振英2.0版本」。曾俊華在精明公關技巧包裝下,看來比較平易討好,變成「沒那麼邪惡」── lesser evil的選擇。
再者,林鄭月娥則被看成比梁振英更危險,因為她熟悉政府官僚運作,更能使出手段打擊反對派 (選舉前,政府公布西九建故宮博物館分館計劃,繞過適當諮詢,便是這個分析的例證),如果她當選便像是對民主派的重大打擊末日。
當然這亦是主流民主派,似乎被「微妙」的政治形勢所愚弄:「人民公敵」梁振英「出奇地」宣佈不打算連任,來自內地資本的「成報」,近大半年來狠批本港左派、建制、中聯辦和國內張德江官僚系統,認為這個利益集團,是本港的社會矛盾和民怨的根源。而奇怪地這個陣營也沒有作出反擊,似乎印證明了內地的派系鬥爭,或可讓本港民主派能從中掙取些本錢,甚或拉一派打一派。
本地主流的民主派像看到了一點點曙光:中央不是鐵板一塊。他們估計中央習近平應是不滿梁振英的施政,同時又容許曾俊華參選,應顯示出中央可包容溫和路線。主流的民主派就孤注一擲地支持曾俊華,而反對這做法的所謂「原則派」(包括較激進左翼和年青的自決派),則被看成離地,未能順勢而行。少數的「原則派」在主流民主派支持者眼中,是不體恤民情,民眾要休養生息和厭倦抗爭。
曾俊華作為一個政治人物,取得最廣泛的支持,從泛民到建制、由商家到普羅百姓。主流民主派期盼的完美境況,便是中央「習核心」作為開明嚴君,了解香港市民不是跟他作對,只是有一撮小人從中作梗。這些小人遭清除後,百姓黎民接納他認可的「賢吏」── 曾俊華,然後大家攜手共建和諧社會。
越接近特首選舉日,越顯示出主流民主派上述的推論或期望,只是一廂情願、是一個錯判。中央在競選後期,已公開指示建制派,要全力支持林鄭月娥,而最終這亦成為歷史。
其實2014年人大的「8.31決定」和「一國兩制白皮書」,已是先例。特首選舉只是又一次清楚告訴香港人,香港和中央並不存在互相尊重的理性關係,中央只會強勢執行自己的旨意,而且對港人的意見,越來越聽不入耳。
特首選舉塵埃落定後,社會上浮現了所謂「和解論」。在林鄭月娥於選舉勝出後第二天,現屆政府開始大規模檢控佔中參與者。主流民主派領導人物可能真的出於好意,提出和解建議,希望新一屆政府上場後,特赦被檢控的佔中人士,以修補社會撕裂。主流民主派有人提出多方面特赦:包括已被定罪的「七警」、涉嫌毆打市民的警司朱經緯、同時也特赦已被定罪的社工曾健昭。
不過這個提議備受質疑,建制派認為這個做法是干預司法制度,而被檢控的曾健昭,亦不同意特赦,覺得這會變成政治交易,不能解決社會矛盾,最終倡議者亦承認思慮未週而撤回。
稍後,候任特首林鄭月娥約見各政團,包括主流民主政黨。會面沒有達成甚麼共識,雖然只是各自表述,但大家稱氣氛良好。其後林鄭月娥和曾俊華亦出席了公民黨的週年晚宴,大家亦言笑晏晏。有些傳媒更形容為「破冰」之舉。公民黨的解說是,以一個仍參與現實政治的政團,很難不與建制有接觸,而林鄭月娥仍未上任,對她的新班子,應予以疑中留情。之前對林鄭月娥的批評和恐懼,似乎已一掃而空。
回顧這近幾年來的的政治現實,反對派無疑是處於一個困局。客觀上,「雨傘運動」的出現,是因為很多的政治、經濟、社會矛盾到達一個爆發點,在既有的體制內不能解決。但就算是這樣一個歷史性的群眾運動,也未能撼動了甚麼。政治現實上,反對派現時面對一個龐大的敵人,實力對比絕對懸殊。反對派最後亦惟有走回既有的體制中去抗爭。
不過,主要反對派的領導要反躬自問,有否看到自己的局限?「雨傘運動」後反對派曾宣稱,在立法會的全面不合作。但這樣的行動,從未真正出現過。再回溯遠些,部分民主派所謂「又傾又砌」、「和理非非」的抗爭策略,未能構成任何壓力。一些民主派議員,更對激進派的「拉布」、搗亂議會行為保持距離。有時就算參與了,也不敢光明磊落地承認。他們很擔心民眾未能理解行動背後的意義。
「雨傘運動」其間出現了群眾對領導的不信任,部分可能源自意氣之爭,但作為領導群眾的政治團體,究竟又顯示出有多大抗爭意志?很多時候,主流的反對派似乎更著重「策略考慮」,這樣是難以建立群眾長遠的向心力。若果領導立場飄忽,群眾自然會反問,之前的鬥爭是「開玩笑」的嗎?他們會問:如果「沒那麼邪惡」 lesser evil可以接受,那麼「半桶水民主」lesser democracy 也理應可以在「策略」上、「階段」上被接受?那麼「雨傘運動」是否只是一場鬧劇?早幾年大家就應和和諧諧地,接受那閹割的政改方案。
目前,形勢比人強和群眾意志消沉,是不爭的現實。但身為政黨領導,必須要顯示對理念的堅持,甚至有準備為理想而犧牲,並不應為短期得益而搖擺不定。運用謀略跟機會主義是不應混為一談。價值原則的混亂,只會更難維繫群眾的心。
曾俊華落選後退休逍遙去,但香港民主路仍遙遙無期。一個建制的人物,又豈會是民主抗爭的同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