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的民意

 


 

六月底,香港特区政府把备受争议的政改法案,提交立法会审议。政府的目标固然是设法要把方案通过。但无论最终法案通过与否,策略上政府似乎是要借民意,以藉此赢尽政治利益。

一个专横和小圈子的政府,荒谬地突然把民意高高抬上云端,天天讲、日日讲,去推销一个不民主的政改方案,希望能营造一个「现实」:这个法案是获得广泛民意支持。

这个政府真是如此重视民意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去年雨伞运动之前,占中运动的电子公投,不是有近80万人投票吗?但在政府提交中央的民情报告,他们的诉求未受重视。又例如:中央去年六月发表的「一国两制白皮书」、 其后的8.31人大决议等等,又何尝有考虑到香港市民的意见?

 

显而易见,政府要用尽法宝,只想去制造一个「民意现实」。政府除了用公共广告(API),絮絮不休地在电台和电视台自说自话外,大部分司局长和本地建制派人士,都要落区作秀,大打亲民牌。(但他们被充满智慧的普罗市民嘲弄,真是大快人心。)

要完成这个中央派下来的「硬任务」,本地的亲共阵营,自然要献身配合。当然,亦不排除中间涉及数目庞大的维稳利益。所以,建制派亦要再次展开他们擅长的「运动」群众。所谓「民间」团体发动签名运动,支持通过政改,第一天便宣称有18万人签了名,一星期后更说取得逾百万人签名。以他们之前「反占中」的群众运动往绩,其实「要有」多少群众,就必然会「自行达标」。

这些宣传对事件了解不深、立场不明确的市民,或可起一点催眠作用,误以为真是人心所向。建制派最想出现的景况,当然就是越来越多的市民,接受了他们的观点。

从政治现实来看,中央以至特区政府,完全是可以粗暴强行去推他们的方案,但他们仍乐于做大秀一埸,搅搅公关。政府是有它的如意算盘:1)若果越来越多市民「真的」相信政府那一套,以后便大可振振有辞,说自己代表市民,建立起本身的认授性。长远地亦削弱反对派的实力。2)政府亦藉此迫反对派的立法会议员,不能一方面声称为民请命,但另一方面却违背民意去否决政改。3)如果反对派的立法会议员,在大多数市民支持政改的背景下,仍否决议案;政府便可把政制发展停滞的责任,推到反对派身上。而维持目前的政制,政府亦并无损失。4)另方面,因为反对派中的泛民立法会议员,已经多番表示会否决政府方案。若要打破这个捆绑立场,便得为打算放弃原则的议员,找一个具体面的理由/下台阶,而所谓民意,便是一个很好的借口。但事情的发展,未必会按人们主观意愿推演。政府这场民意秀并不好看。

首先,政府和建制派能拿出来的论据,是难以服众。宣传定位在「袋住先」,便已是自我承认,这不是一个理想的方案,只不过想利用港人过往「现实」的取向,既然利益摆在眼前,为何不先取为妙?可是,经过七十九天占领运动之后,很多香港人的眼界已不一样,特别是年轻的一辈,这个利诱自然难以奏效。

其次,正如之前提及,无论高官或建制派头头出来宣传时,不少表现拙劣,经不起市民的质询,这些事件都令政府失分。

有一段时间,政府虽然强调民意,但之后三间大学的滚动民调(较为可信)结果,支持通过政改的比例未有显著增加。政府及亲建制阵营,又说民调未可尽信。立场飘忽,本质是「叶公好龙」的政府或亲北京领袖,岂真是够胆全面拥抱民意?

既然大家(政府和反对派)都说尊重民意,不如就来一场公公正正的公投,来一个了断。但专权和小圈子的政府,会愿意把决定权交予人民?

对他们来说,民意只是锺无艳:有事锺无艳,无事夏迎春;合自己的需要时使用,不合时就丢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