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雪佛龍公司股東大會

趙京


 

兩年前,當我剛搬到三藩市海灣東部山巒美麗的聖拉蒙市時,發現雪佛龍Chevron的總部竟然在這裏。去年,我有意圖地買下了雪佛龍的股票。今天早上不到八點,我開車到雪佛龍總部正門時,遇到我預想到的近百名抗議人士。這些以年青人為主體的戲劇性的衣著(白大褂)、美觀的設計標語以及音樂般的口號,正是我熟悉的無政府主義“直接行動”的抗議方式。實際上,我三月十六日(周日)去雪佛龍在Richmond港灣的煉油設施抗議時,就知道了這些以伯克利大學學生為主的人士。那一次有近三百人參加,象徵性地把煉油廠的道路和港口都堵塞、封鎖了起來,大家載歌載舞一派節日景象,把我帶回到一九八九年春天在日本組織聲援中國民主運動的情景。我當時與他們的組織者約定,要來參加今天的雪佛龍股東大會。比起我們都敬佩的美國無政府主義鬥士柏克曼,今天我們不必持槍去懲罰鋼鐵大王卡內基的代理而坐牢了。另一方面,比起抗議那些躲藏在層層裝甲警衛包圍中的全世界統治階級的代理人政客們,在股東大會上直接推動人權政策等,更有效果和價值。

除了公司正門外的警車,我注意到公司裏也停了兩輛警車,沿途有不少保安人員和公司職員,頗有“如臨大敵”之感,我的手機和相機也被要求放回車內。當我在會場入口看到幾個印第安裝束的人士,一下子意識到這家世界第二大石油公司在全球爭搶資源時,積怨不少。

近來油價不斷高漲為雪佛龍帶來豐厚利益,其2007年總產值達到2141億美圓(與八千萬人口的越南整個國家的總產值接近),股票也上升27%。公司的管理層很自信,會議很快順利地通過了董事會提出的選舉新董事會、承認會計公司、增加股票發行的三個提案。

4號提案要求CEO(公司首席執行官)和董事會主席由不同的人擔任。總部設在德州的世界第一大石油公司(也是世界第一大公司)Exxon Mobil今天也同時召開股東大會,其原初公司的創始人洛克斐洛的家族等大股東提案也要求CEO和主席由不同的人擔任。這兩個相同的提案都被否決了。我今天觀察雪佛龍的CEO兼主席D. J. OReilly主持會議的表現,發現他不擅長應對雪佛龍這樣的超級跨國公司必須面對的政治性事務,確信有一個獨立的董事會主席(例如十名董事之一的原聯邦參議員S. Nunn)是必須的。近年來,相同的提案在別的公司股東大會也不斷提出,可能會花上幾年努力,形成一股強大趨勢才行。

5號提案是要求採納全球性的人權政策。這個提案在2006年和2007年的股東大會上已經被提出,雖然沒有被通過,但達到了相對的比例,故可以重新提交。一位三藩市大學的教師發言,說明這是三藩市大學提出的唯一提案,鑒於雪佛龍在那些內戰、無法制、腐敗蔓延、沒有勞工和環境標準等國度操作,有必要採納人權政策維護股東的價值和公司的形象。我站起來發言,首先感謝雪佛龍股東大會給我發言的機會,因為我雖然想出席在北京的中國石油天然氣公司415日的股東大會,我的清華校友胡錦濤、吳邦國等權貴十幾年來非法剝奪我的公民權不讓我進入中國。我以自己在中國、日本以及美國受到的人權侵害的親身經歷,說明公司不能把保護人權的責任推脫給國家權力,因此支持這個提案。此提案受到24%股東的支持,雖然這一次沒有通過,明年還會被提出。去年在Yahoo股東大會上認識的紐約市政府的Dougherty,上月在Google股東大會上認識的大赦國際的Tony,後來也發言支持此提案。

6號提案要求公司報告在加拿大開採油砂時的環境影響;第7號提案要求採納溫室天然氣排放的目標值;第8號提案要求制定選擇所在國家操作的綱要;第9條提案要求報告所在國家的法律狀況。整個會議變得熾烈起來,要求發言的人很多,很多發言因時間限制被強制打斷,不得放到表決後的問答時間裏進行。最多的發言抗議圍繞雪佛龍在厄瓜多爾的環境污染問題,那幾位從厄瓜多爾來的原住民實際上正在與雪佛龍打官司。有一個代表緬甸的婦女要求雪佛龍向軍政府施壓以改善人權,OReilly說雪佛龍已經要求EUUN向軍政府施壓,並捐款救災。最火爆的情形是OReilly與一個來自尼日尼亞的黑人的對罵:OReilly聲稱黑人屬於犯罪集團,綁架雪佛龍的雇員;黑人則指責雪佛龍雇傭員警直升機殺害當地居民,他們也正在起訴雪佛龍。我座位邊的一個婦女問我,是否大家都有發言權,我鼓勵她講。她是伊拉克難民,說雪佛龍去伊拉克採油,當地人沒有工作了。所有其他的董事都保持沈默。董事之一的原聯邦參議院武裝事務委員會主席Nunn與基辛格等美國退休官僚今年在《華爾街日報》發表文章呼籲廢除核武器,我在《華爾街日報》發表評論,很想就核能源問題請教他和雪佛龍公司。最後,OReilly見事態不妙,在十點鐘打斷發言,說有訴求的人可以留下來繼續與公司的頭腦們對話,宣佈結束股東大會。

我們從會場出來時,公司不願股東們在正門遇到抗議的人士,讓我們開車繞道從旁門出來。我把車停在附近的商店停車場,到正門口與抗議人士交流,看到那幾位印第安和尼日尼亞人士出來與大家聯歡並接受記者採訪。晚上我從網上讀到各媒體的報導,多數都如實地介紹了會場內外的抗議情形。看來,跨國公司的股東大會正成為全球化動盪中越來越重要的戰場。

OO八年五月二十八日 美國聖拉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