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與地方諸侯的矛盾和抗衡

張開


 

經濟發展過熱

中共自從全面推行資本主義後,以前實行的計劃經濟(儘管是官僚式的)和外貿壟斷權也日益名不存實漸亡了(連一向慣用的「五年計劃」也改稱為「五年規劃」),取而代之的是資本主義生產的無政府狀態,避受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所指揮,在現時就表現為經濟發展過熱。中央從全局著想,要經濟降溫,減低發展速度;但地方政府則以本身或所管地方的利益為重。這就造成中共中央幾年來推出要遏止經濟過熱的宏調政策,遭到地方政府的抗拒,從而反映出其統治危機在發展。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06年上半年城鎮固定資產投資,較上年同期相比增長31.3%。這顯示出過高增長趨勢仍難以遏制。

就在這種經濟過熱的時候,國統局局長邱曉華卻在612日對北京大學師生發表演說,似乎洋洋得意地宣稱:在「十一五」(20062010年)的末期,中國的經濟規模可能趕上全球第3位的德國,和美國、日本等經濟強國三足鼎立,並可望在15年趕上日本,在2049左右趕上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系的美國(1)。這使人回憶起毛澤東在50年代的7年超過英國、15年趕上美國的大躍進宣佈,也與中央現時的調控決策精神相違反。

地方諸侯火上加油

胡錦濤最近再次提出,今年下半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是切實控制固定資產的投資規模,要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儘管這樣的「重要講話」,幾年來已重申過多次,但無數地方官員仍然置若罔聞,我行我素。難怪報章傳媒用「諸侯」來稱呼後者,形容他們有如封建時代的地方諸侯各據山頭,近乎半獨立的表現。

儘管中央在2003年已訂出,地方政府必須採取的措施是,要調控土地開發以及銀行貸款總額,溫家寶在今年3月的政府報告中,再次提出要降低經濟發展過熱、收緊信貸,預測GDP增長為8%,而4間國有商業銀行已遵令減少信貸,6月份的新增貸款為600億元人民幣(下同),但其他非國有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等卻新增貸款3000億元,陷於「失控」狀態,經濟繼續升溫,GDP在上半年仍高達10.9%,第二季度更高達11.3%,為12年來的新高。(2)

中央在最近仍經過發改委文章警告,內地必須控制固定資產投資過快增長,否則會加大資源環境承載壓力,增大金融風險,引發通貨膨脹,令到企業倒閉,失業增加,增加銀行壞帳。因此當前宏調的重點就是控制投資過快增長。(3)

但地方幹部卻熱衷於自己的「政績工程」,幫助地產商大量投資囤地,炒買炒賣樓宇。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蕭元真新近撰寫的報告指出:內地房地產商大肆囤積土地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土地成本與開發收益相比實在微不足道。房地產商之所以敢於和能夠大量囤積土地的原因主要不外乎三點:一是內地部份地方領導在指導思想上存在著偏差;其二是政府部門中少數手中握有土地審批大權的人以權謀私;其三是銀行信貸的管理不善,使得房地產開發商很容易地就可以將短缺的資金通過貸款來換得大量的土地儲備。

據統計,中國內地相當一部分的房地產開發商在當前的宏調過程中,仍在繼續大量囤積土地。而在一年前開始實施的房地產宏調措施中,就已將囤積土地和炒買炒賣等投機行為,作為重點打擊和整治的對象。

這些事實表明:許多地方官員(更不必說地產商了)根本就不理中央一年前頒行的房地產宏調措施,在實際上是背道而行。

國家審計署的審查報告,也暴露出各地諸侯損公肥私的另一些事實:

2003年至2005年間,部份地方政府竟然挑戰國務院嚴禁低價出讓土地的政策,採取手段,變相低價出讓土地,導致國家少收55.65億元。在審計的87個開發區中,有79個開發區向企業返還稅款120.15億元。這一做法無疑加劇了地區間「招商引資」的惡性競爭,同時,各地開發區擅自擴大開發區面積和稅收優惠政策,亦導致國家損失66.47億元的稅款。

報告顯示,去年在對全國高等級公路建設項目的審計中發現,有21個項目應付給農民徵地補償費的遭當地政府及徵地拆遷部門截留挪用、拖欠和扣減,欠費共計人民幣16.39億元。(4)

另一方面,外資近幾年來大量投入內地的房地產,助長了房地產價格的飆升,單在05年,來自美、澳洲、新加坡的外資有110億美元投資房地產,炒買炒賣,而外商在中國的直接投資,則估計會從05年的791億美元增加至06年的865億美元。這是中央吸取外商大量投資的惡果之一的呈現。

中央針對這種炒樓活動,推出了溫和的限制外資進入房地產市場的措施,但大部份地產商都表示,這些政策措施不會影響他們的業務,雖有影響,也屬短暫,而長遠則有利於大地產商。(5)

國務院5月推出整頓樓市的「國六條」後,廣州在8月底截止招標的一幅155萬平方呎市郊土地,卻依然引來地產商「瘋狂」出價,最高標價更達17.5億元,即落成後樓價會達每平方呎900元,比該區現時樓價高出近倍。(6)反映出地產商對於中央的宏調政策並不懼怕。

中央宏調變成「空調」

為要從源頭上收緊土地供應,遏制炒樓活動,中央近期頻密推出調控措施。但違法用地屢禁不止,收緊供地任務艱巨,各地諸侯陽奉陰違,一些地方囤地花樣翻新,「以租代徵」,避開了建設用地審查報批;「金蟬脫殼」,偷逃了巨額土地轉讓稅費。

面對著各種的對抗,國務院於是加強更多更強的調控措施:發改委主任馬凱日前表示,今年上半年經濟運行存在的問題仍很突出,經濟增長偏快,發展代價過大。下半年,將堅決抑制投資增長過快、信貸投放過多、貿易順差過大的加劇之勢,繼續嚴把土地、信貸和市場准入的「門檻」,完善外資外貿政策,積極擴大消費需求。要逐項落實房地產市場調控的各項政策措施,在項目核准、住房建設計劃等方面把好關,抓好土地和住房供應結構調整,合理控制城市房屋拆建規模和進度。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將組織由部門領導帶隊的檢查組,對各地落實情況進行檢查。

與此同時,建設部、發改委和工商管理總局聯合開展整頓規範房地產的行動。雖然中央連續地加大調控措施,但各地樓價並無普遍下降,「因部分地方政府執行力度未緊貼中央政策而未能成功壓抑樓價,且更有上升的趨勢,當中以深圳一手住宅成交價格上升30%最為顯著。」(7)

即使有報稱樓價已下跌的上海市,但據報道,這是假的下跌,實即是代理與買賣三方協議少報成交樓價,各方得利;又可令官方據以宣稱宏調已經見效。930日《蘋果日報》的華辛文章便以上海浦東的售樓情況為例,報道了上述的真相。

由於GDP增加可以拉動就業、增加稅收、抬高地價,與地方政府的利益有密切關係,因而無視中央宏調禁令,熱衷於把GDP增長作為政績標榜。

信貸規模過大的原因也是這樣。雖然中央採取了緊縮型貨幣政策,但很容易被地方政府化解。近年來,為了獲取銀行貸款,帶動GDP增長,地方政府往往通過與銀行簽定所謂「銀政合作協議」的方式,變相為地方投資項目提供貸款擔保。

中央的宏調命令遭到各地方政府的抗拒,變成常見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宏調」變成了「空調」,既激化了中共內部的矛盾衝突,又揭示出中共統治危機的惡化。

撤陳良宇職示眾

為要有力地打擊「不聽話」的各地諸侯,中共中央決意利用第17次黨代表大會召開前地方黨委換屆的機會,把鄉、縣、地市到省級的黨委整飭、篩選,希圖減少抗拒阻力,增加各地黨委對中央的支持。

不過,對於有實力、難靠換屆重選加以撤職而又不願執行中央調控政策,甚至對著幹的地方領導幹部,那就要訴諸組織行政的手段,用某種罪名予以撤職了。陳良宇被免去上海市委書記一職,以及停止其政治局委員職,並且由中紀委立案調查其嚴重違紀問題,就是顯例。據初步公佈的「理由」是:他涉及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違規使用社保資金;為一些不法企業主謀取利益,袒護有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的身邊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親屬謀取不正當利益。

但在這種反腐的理由背後,實際存有其他的深層次原因。陳良宇據說是江澤民「上海幫」的旗手,與中央的大力壓縮經濟過熱的宏調等政策存在利益上的衝突和異議,是地方諸侯中的強硬囂張人物,據報道,他曾在一次政治局會議上,向總理溫家寶發難,爭論很久,指摘中央政策將錯過發展良機。

向陳良宇動手,是對其餘不聽話的地方諸侯嚴重示警,跟著還會有更多的人被整肅。

不過,整肅一批諸侯,並不能有效地消除中央與地方之間的矛盾衝突。內地一些學者認為,此番經濟過熱具有結構性、體制性等深層方面的原因,與多年來形成的幹部任用、考核、提拔機制有直接關係。地方政府對宏調採取「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以獲得經濟增長利益的現象將持續存在,且有可能越演越烈。中央黨校刊物《學習時報》日前刊登了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秘書長王建的文章指出,中央與地方的矛盾根源是政府體制改革不徹底,內地「分灶吃飯」的財政制度造成地方片面追求經濟高速增長。根本的改革在於徹底結束地方政府獨立的經濟利益,把地方政府從目前的「準企業」狀態還原為「真政府」。

事實是,政府和政治體制改革不徹底,在於政府並非真正由全體人民民主地選舉產生,而要做到民主地選出,則必須廢除一黨專政,改變壟斷的專制體制,廢除各級幹部擁有的政經特權,讓人民和政治團體、所有黨派都享有言論、出版、發表政見、爭取人民支持、參加各級政府組成的選舉和被選,這樣產生的政府才是真正的人民政府,才可能徹底解決中央與地方之間的矛盾和衝突!

2006930

註釋:

(1) 614日《香港經濟日報》。

(2) 712日《香港經濟日報》。

(3) 83日《蘋果日報》。

(4) 628日《蘋果日報》載中新社電。

(5) 725日《文匯報》。

(6) 92日《香港經濟日報》。

(7) 926日《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