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拒政改方案 齐心争得普选

 

 

本刊评论员

 

「新的特首」会同他委任的政务司长许仕仁,在上任不久推出第五号政制改革报告书。正如广大社会人士和民主派所批评的,它完全拒绝了07、08双普选的港人民主诉求,连实行普选的时间表和方向路线图也没有。反而维持委任制,将会部分地由他所委任的人选他为另一届的特首。像这样亳不民主的倒退方案,理所当然要激起广大港人(包括民主派人士)的愤慨、反对。

官方辩护说,方案已表现出香港民主的大进步。例如,将选委会人数由800增加到1600,并加入全部经选举产生的同委任的区议员为选委,但实际上,这依然是小圈子选举,人数增加并不能把不民主变成民主的本质上改变。

它又建议立法会议席增加10席,其中5席由直选产生,另外总共6个功能界别议席则由全体区议员(内包括委任区议员)互选产生。假若选举制度不变,则现时已在区议会内占有多数的民建联等保皇派,就很可能经此增加其席位。由此可见,非由港人普选产生议员的方案,就并不是真正民主的。

曾特首及其支持者侈言这个方案得到大多数港人支持,代表主流民意,并以初期的一些民意调查结果为证。其实,这只是表面上的数字,表示接受方案的人,其中很多人是迫于无奈接受,因为觉得07、08年双普选已被人大常委会在去年专横地否决了。举例来看,中文大学在方案公布后一周进行的民调显示,虽然有近6成人接受,但其中「欣然接受的」只有32.8%,而「无奈地接受」的则有27.7%。而且,对于双普选何年落实的问题,觉得应在07、08年的仍有34.2%,在2012年的则有34.8%,两者相加便显示有近7成人赞成在近期7年内实行双普选;又有65%受访者认为,现阶段应为双普选订定具体日期,更有8成多人认为实行普选对香港有好处,认为没有好处的只得10.2%。

与此同时,《明报》选取政府早前所作民调的一些主要问题再作调查,发现方案支持度急跌11个百分点至44.18%,而《明报》的另一民调亦发现,多数受访者不赞成委任区议员可以选举特首或立法会议员,更有逾半数人要求政府提出普选时间表。

随着时间的延长,市民对方案的支持很可能会再减,要实现民主普选的诉求会再度扬起。事实上,近几年的大游行,已经由港人用行动表达出这种强烈的诉求了。曾特首本人已在第4号报告书收集意见时表示,当中有很大部分是支持07、08年普选的。他在美英推销政改方案时,也一再大言不惭地说:「个人来说,我支持香港尽早推行普选」,「越早普选越好」。这些表态正反映民意压力的强大。但他只是想以此来投机取巧,哄骗港人,否则就绝不应推出如此不民主的倒退方案。

他还威吓说,如方案不获通过,不但本港民主会原地踏步,更会毁掉香港与中央的互信。这话的潜台词透露出,港府曾经承诺依照京方的指示推行这些方案。

京方的意见反映在英文《中国日报》的署名文章中,文章指若政府在政改5号报告书中订下普选时间表,是违反《基本法》及「不现实」的做法。这又是官方惯用的扣帽子手法,京官惧怕香港倘若实行普选,将可能引起大陆同胞的响应,群起要求普选。国务院最近发表的《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洋洋3万多字,却不见「普选」一词,这表现出北京对普选的态度,与中国现任最高领导人所许诺的「以民为本」和「新三民主义」是相违背的。

这样就又一次证明了:民主权利不是靠统治者恩赐、施舍,而是要靠人民发挥力量方能争取到的。现在,民阵和立法会民主派已号召港人在12月4日上街游行,表达反对这个不民主方案的诉求。主要的宗教、教育、社工等界别团体也加以响应,并呼吁大家届时参加游行,以清楚明确地表达人民的民主诉求。

另一方面,现时立法会已有24名议员联署及登报反对小圈子选举,要求07、08年全面普选。如果他们都能继续坚守这一原则立场,始终抗拒当局的威迫利诱分化,而在立法会表决5号报告书时投反对票,就可使政府的方案依法得不到通过。加上其它的立法会以外各种反对行动,就会汇合成一股洪流,像03年7.1的50万人大游行阻止了「23条恶法」那样,再写下港人又一次胜利的篇章。只要港人齐心协力,再接再厉,就可能促使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改变「4.26」的否决态度,争取到最近期的普选时间表和路线图的方案,取代现时政府的假民主建议。

 

 

2005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