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无能差劲 沙士变本加厉
振言
香港政府虽然及时得知内地非典型肺炎的讯息,内地在今年1月已爆发「非典」,但起码反应迟钝,既不及时宣布内地的和本港的疫情,又拖延宣布本港的防疫措施,更著重于看内地当局的脸色行事,企图尽量冲淡外国对香港疫情的恐惧心理,保持在港投资者的信心,而不是主要从香港市民的安全和利益角度出发去处理。
尚幸香港至今为止仍可继续享有新闻自由,多得传媒的努力报道才能及早获知:来自广州中山大学的刘剑伦教授,带了沙士疫病入住京华酒店,散播了病毒,导致2、3月间入住该酒店房间的人先后病发。3月4日,威尔斯医院接收了这位源头病人,因缺乏国内有关的重要资料及经验,该病毒又前所未见,传播力强而快速;使用气管扩张器时,患者的飞沫四散,加上医务人员的防毒装备不足够,病房挤迫,通风系统过时,结果导致大量医务人员及病人受到感染。医务人员处于最高危的环境,受感染的危险性极大,在当局没有足够保护的情况下,她(他)们仍不顾自己的一切,尽力照顾病者,不少人受到感染,饱受病毒的折磨,有些人甚至因此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英勇牺牲的精神写下了历史上非常感人的一页。
港府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旅游警告、马来西亚禁止港人入境等等以后,才开始对出境旅客进行检疫,但对于在罗湖等边境入境旅客的检疫,则久久仍不实行,而这本应是防备内地入境者可能带入病毒的重要措施之一。港府对各医院的医护人员受感染、疫情向社区扩散、公布有感染案的大厦名称等事情上,都是在传媒揭发、社会要求之后才被迫发放有关资料;既没有及时封闭已出现大规模爆发疫症的威尔斯医院,也没有尽快对病者及其家人实施隔离,结果使病毒传到社区,引发淘大花园数十住客受感染甚至死亡。它后来提出118亿港元的纾困方案措施,还是在新加坡政府采取救市措施之后受到压力才实行的,而且金额远比数年前的救市拨款为低,很不足够,尽管香港有巨额的财政盈余。......像这样的事例还可举出多些,可见董建华领导的无能、被动、差劲!
在疫情扩散后,香港的经济大受打击,各行各业,特别是饮食、旅游、旅店、航空、的士等的生意都剧跌,工厂企业减产、停工、裁员、减薪,一些公司放无薪假......,老板们都极力把损失转嫁给职工雇员,使后者成为主要的受害者,「手停口停」,申请失业援助的人大增,不愿申请的要自己设法解决。
严重地加剧了这种灾难祸害的,应追溯至中央政府在中国爆发疫症初期的隐瞒实情、封锁新闻等官僚手法,而香港特区政府则拖延、差劲。在拖延了半个多月后,董特首才公开宣布:「香港正面对一场近半个世纪以来最严厉的传染病威胁。」但尽管如此,中央高官也不以为然,前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在特首记者会作上述宣布之后说,「香港有六百万人,只有三百人因非典型肺炎入院,实在不算甚么,主要是传媒报道不够中肯,才引起社会恐慌,并影响香港作为金融交通枢纽的角色。」
这是京官又一次的具体表现,证明他们「一切只向钱看」,但求保住经济发展,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其他老百姓的健康安全和生命,都「实在不算甚么」!甚么真理、良心......,都给他们的利欲所「薰」掉了!
2003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