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工人黨與2002年全國大選

                    社會主義民主派

 


    〔編者按:巴西的10月27日選舉結果,表現出該國社會力量關係的重大變化。巴西工人黨的總統候選人盧拉贏得了第二輪選舉,得票61%,擊敗了右翼候選人馬勒夫,而正式成為巴西共和國總統;同時,該黨在國會中的席位增加到91席,和14位參議員,成為國會中的第一大黨。該黨認為,這次勝利是巴西人民的勝利。以下的第一篇節譯文件,是該黨的左派「社會主義民主」的公開文告,在這次選舉之前3個月發出的。本刊以前幾期也曾刊載有關該黨的文章,今後也希望繼續加以譯載。〕

    我們十分關切地注視著我黨領導層內的多數派,在選舉運動中特別是在總統及各州選舉中所採取的方針路線。現在作出的決定,要同右翼黨,即自由黨結為主要同盟,這樣,我們的綱領、立場會受到扭曲,黨內民主會受到侵犯,但這些都是工人黨要在巴西社會中發揮作用的十分重大的問題。

    基本的問題在於:在目前複雜的形勢下,我們應如何開展競選活動,開展得好,就會在選舉上,政治上取得勝利,會實現我黨歷史性目標,會掌握中央政府的權力,也就可以在巴西推動我們所希望建立的那個社會的民主革命。

    必須再次說明的是:競選應是我們爭取另一種社會的時機。在競爭中,使我們能建設起一支有足夠強大的政治力量,能使我們選出來的候選人落實我們的政綱。如果在選舉中,我們不能爭取到對我們主張的支持,不能分清人民的敵人是誰,不能動員和領導群眾,則我們就會成為人民敵人的人質,即使我們被選進了政府權力機構,也不能擺脫新自由主義政策的代表的利益及其強大的約束網。

    我們在2002年的選舉中最大的利害關係是:要建設一個21世紀型的國家。選舉過程中,一個主要因素就是國民經濟的發展。聯邦政府推卸對危機的責任,阻止討論可供選擇的根本道路,並利用經濟恐怖主義以利於政府提出的候選人,迫使反對派屈服於金融市場的利益,加深國家的依賴性,給市場提供巨大的杠杆作用,而現在卻不懷好意地要求反對派作出承諾——留在經濟管理的「正確道路」上。

    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格林斯潘、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主席費雪爾、大投機家索羅斯等人,把市場貿易壓力加到工人黨候選人盧拉身上,這表明他毫不懷疑地把我們視為敵人,而且要確保巴西仍然受資本和國際市場的獨裁統治。

    聯邦政府候選人和資產階級政黨,申明要修改新自由主義政策,但實質上並無修改,仍然留在原有的政治和經濟模式之內,仍然留在現政策的反民族、反社會的基礎之上。政府集團的反民主性質越來越更明顯了,甚至利用聯邦警察來反對工人黨。

    除了工人黨候選人盧拉和政府集團候選人塞拉之外,還有第三個候選人戈梅斯(Gomes),戈梅斯是資產階級反對派的主要代表,曾任過巴西部長,20世紀九十年代初,他穩定巴西貨幣和結束高通脹率而深孚眾望,現在他取得了自由勢力黨(PFL)的支持,也得到不滿現政府的部份人的同情,但他仍然害怕改變現狀。

    我們的黨——工人黨,主張徹底民主化,主張在人民群眾中展開對我黨政綱的轟轟烈烈討論。只有在那時,我們才能把人民動員起來,取得社會合法性,並與市場邏輯決裂,進而贏得選舉,開始實現我們政府的綱領。

    堅定不移地與現存模式決裂

    巴西極大多數人民所要求的改變,只可能通過廣泛的群眾運動,使我們走上政權,支持我們承擔社會、政治和經濟改革,因此就必須分清走向兩極的相互對抗的兩種綱領。一極是保守派和自由派分子,包括卡多索(F. H. Cardoso)的政府和資產階級反對派。這一極也表示要改革的,但不希望同現存模式決裂。另一極便是數以百萬計的工人、青年、婦女、失業者和社會活動分子,他們所追求的是要同盛行的現存模式決裂。勝利不能建立在模稜兩可的觀念上,而要作出明確的選擇,提出肯定的主張。

    工人黨於2001年10月第12次全國黨代會上通過的文獻《工人黨為巴西政府擬訂的政綱概念和方針路線》,這是與新自由主義的綱領截然不同的。在工人黨內部有關選舉問題的爭論期內,意見分歧很大,但經過多次修改,終於在12大上通過了這份文獻,概括地反映了黨的集中立場。

    這一方針、路線回到了建黨時期所形成的綱領路線。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87年召開的第5次黨代會上,我們決定推舉盧拉第一次參加總統選舉。就在那次黨代會上,「人民民主的戰略方案」便已形成了。現在的戰略方案儘管比1987年提出的方案,在徹底性方面有了一些後退,但這一方針路線仍然反映出政府綱領的「人民民主」性質,並且指出:「毫無疑問,民主的人民政府必將實現真正的、全面地與現存模式決裂,為可供選擇的發展模式奠定了基礎」。因此,工人黨明確地拒絕了德‧拉‧魯阿(De La Rua)任總統時期所推行的蛻化墮落、災難重重的方案。

    為了防止對巴西統治階級所謂進步性的幻想,我黨在文獻中提出落實我們政府綱領的可能性,只有同統治巴西數十年的一系列保守協定割斷聯繫,而要組成一個新的勢力聯盟。

新自由主義的危機,拉美鬥爭的興起

    工人黨第12次全國代表大會反映了人民鬥爭的深刻性,並對新自由主義的方案提出了可疑性,這不僅在巴西,而且也在國際上已經大大地向前推進了。事實上,國際階級鬥爭的面貌已向積極方面轉變。自從出現國際性反抗運動以來,日益加劇的經濟不穩、一系列危機都在削弱新自由主義方案的合法性,提高了人民的反抗性。

    拉丁美洲的社會、政治危機因全球經濟蕭條而加劇了,並且對本地區產生很大影響,例如外債增加了。整個拉美地區由於新自由主義政策的引進,導致貧窮和失業人數增加。終致拉美國家無法承受國際資本的壓力。美帝國主義的野心更大,它企圖通過美洲自由貿易區(FTAA)把新殖民主義強加在拉美地區。更重要的是,我們切不可忘記,隨同自由貿易區一起到來的,還有美國軍事力量在本地區的出現,民主自由受到了制約,像美洲國家組織(OAS)這樣地區性機構的作用會發生變化。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拉美地區已經進一步地改變了殘缺不全的、分散性的鬥爭形式,而經歷過一段時期的重新動員、重新組織的社會運動。阿根廷的十二月暴動、美帝國主義在委內瑞拉搞軍事政變的失敗、巴西社會鬥爭的加強以及左派勢力的興起、烏拉圭人民的總動員以及巴拉圭和玻利維亞人民鬥爭的普及等等,再一次地證實了階級鬥爭新時期的到來。

    這一發展過程,是與對抗資本主義全球化運動的加強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也反映出國際主義的再度出現。巴西阿雷格爾港的世界社會論壇便是一個實例。

    需要的是富有凝聚力的結盟

    一個社會主義政黨應當尋求社會的和政治上的盟友,也包括在選舉中的盟友,但必須在綱領達成一致協議的基礎上。實際上,能夠推行深刻社會改革的政府,需要在綱領與盟友之間的凝聚力,要建立一個廣泛的群眾動員和社會全面民主化的框架,如果與中派、中——右派或右派政黨結盟,就不可能保證這種凝聚力和總動員。為了加強這個社會主義民主黨的實力,就必須在政治上與右派脫離關係,在道德上杜絕腐敗行為,這才可能反映出絕大多數人民鬥爭的願望。巴西民主運動黨(PMDB)的領袖奎爾夏(O.Quercia)以及其他知名領導人,巴西的自由黨(PL)領導人,都曾有過與大資本家相勾結的醜聞,我們決不可與他們結盟。

    我們黨在12大上通過的決議,雖然批准了可把同盟者擴大到與中派結盟,但決不允許與右派結盟。結盟的基礎是在綱領上要達成一致協議,必須具有凝聚力。

         社會主義的前景

    新自由主義在拉美的失敗,表明資本主義不能解決任何問題,也談不上經濟發展、生態環境的改善和社會的公正。我們相信,我們走上政權的可能性必須要與廣泛深刻的變革以及建設社會主義相聯繫。目前國際形勢的發展是有利於我們的。工人黨第12次黨代會上通過的文獻,其中第54條已把情況說得一清二楚了。我們必須要以各民族的大團結和國際主義去對抗資本和市場的全球化。

    工人黨在選舉中獲勝,將受到全世界左派的歡呼。與最近在各地,特別是在歐洲選舉中,右派勢力得勝相對照,巴西的左派政府定將打開走向為社會主義而奮鬥的大門。

     對多數派領導立場的批判

    我們對工人黨領導層中的多數派,在三個基本方面的立場,必須提出批判。這三個基本方面是:有關選舉運動的綱領性內容的表達;對同盟者的界定;黨的內部活動。

    第一,在「市場」壓力面前,我們的候選人所採取的立場,是相互矛盾的。一方面正確地指責卡多索政府推卸危機責任,並重申工人黨所受的約束應有所改變。但另一方面,他們屈服於壓力,把黨在12大上通過的綱領性決議,降到次要地位。更糟糕的是,他們聲稱未來工人黨組成的政府,仍然保持現在經濟政策的連續性。盧拉給巴西人民的信就綜合了所有這些相互矛盾的觀點。

    異常明顯的是,工人黨的任一聲明,若果有利於保持現有經濟政策的連續性,那就無異於讓政府候選人佔了上風。此外,希圖安撫「市場」作法已經帶來一定後果。政府經濟學家以及其他政府代言人都已認識到盧拉所作的種種努力,實際上是向他們的立場靠近了,他們還希望盧拉繼續向這條路上走下去,並向盧拉提出忠告,必須爭取到他們的信任,他們說:「聲譽要受時間檢驗,從現在開始還需要好多年,然後才能考慮盧拉是不是市場的朋友」。

    就盧拉這方面來說,最佳的措施並不是宣佈放棄候選人資格,而是要加強與大多數人民的理解,人民的利益與銀行家、投機者們的利益是截然相反的,只有這樣才能爭取到大多數人民去克服建設新國家的重重障礙。

    工人黨領導層中多數派的第二、第三個基本方面,是有關結盟的政策和黨內活動。這兩方面都應當提出批判。

    工人黨如同自由黨(PL)達成選舉協議,這就明顯地與右翼黨結盟了(這是絕對不能接受的。)工人黨與自由黨結盟,只會為自由黨創造條件,讓該黨掌握到更多的代表當選。但在聖保羅州、里約熱內盧州、巴伊亞(Bahia)州裡,自由黨和工人黨各州的地方組織達成協議,卻得不到好處,自由黨便拋開協議,自行其是了,甚至支持候選人如馬勒夫(Maluf)等,這個事實只能證明自由黨的政策是前後一致的,而政策的不一致性是在工人黨領導層中的多數派方面。

    盧拉所堅持的立場是很明顯的,他並不希望爭取黨的支持,而寧願爭取到更多的電視台的廣播時間,甚至爭取大企業主作他的副總統。

    阿拉戈斯(Alagoas)州的例子是:工人黨領導層的多數派強要州組織與自由黨達成選舉協議,這是違背阿拉戈斯州建黨的歷史,也違反了黨員積極分子的意願,喪失了有可能控制州政府的機會,而這個州政府完全能擺脫大企業主的桎梏,消滅有組織的犯罪行為,因此工人黨阿拉戈斯州組織全體一致反對這種協定,而海倫娜(H. Helena)同志以及其他同志放棄了候選人資格。與自由黨結盟的政策引起全黨的爭論,迄今為止爭論並未得出最後結論,但黨的多數派領導卻把這個政策強加給工人黨。

    我們歷來為建設一個民主的黨而鬥爭,黨的集體決議必須受到尊重,特別是黨代會上通過的詳細決議。黨的候選人不能超越黨,這是一個基本原則。唯有黨內民主,才能使我們增強信心去維護社會的民主。

    與自由黨結盟怎麼有可能改造我們的國家呢?向市場提出保證、與中、右派結盟的政策是由黨領導多數派推行,他們的論點是:可以提高盧拉的當選機會。即使這是確實的,理由也不充分。我們的最終目標並不是選舉中獲勝,而是不能拋棄我們的政綱,不能失掉我們的凝聚力和前後一貫立場。

    值得懷疑的是:黨玩政治遊戲,未必有利於選舉。唯有黨的凝聚力,黨的傳統是最大的優勢,也有利於選舉。試圖以參議員、右翼黨人艾林卡(J. Alencar)為副總統候選人,未必有助於盧拉的當選,而且這是與盧拉以及工人黨整過歷史相矛盾的。如果盧拉要維護現總統卡多索的政策,只能有利於右翼總統候選人塞拉和戈梅斯。

    總之,我們的批判是來自人民,人民是要為工人黨的勝利而鬥爭,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個主張根本改革的政府,使人權普遍化,有人民組織的參加。這個政府要走向建設社會主義、消滅一切壓迫和剝削這個最終目標。

    現在工人黨內所發生的一切,切不可視為小小的偶然事件,應該將其看作是工人黨作為一個社會主義的、民主政黨的前途而發生的一場具有風險性的鬥爭。

    (黃申節譯自《國際觀點》02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