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終目標是統治全世界

                       斯托克頓

 


    1971年蘇聯解體之後,美國在克林頓及其前任政府管轄下,作為一個僅有的超級大國,還只是追求相對地統治世界。如今在小布殊統治下,美國卻力圖建立絕對統治世界的霸權了。

    布殊政府有意要使它的帝國主義伙伴以及半殖民地朋友都要屈從於它,同時,還要摧毀現有敵人和潛在敵人的反抗勢力。進攻伊拉克,改變其政權,扶植傀儡政府,都將大大有助於實現這項計劃。美帝國主義作為一個單邊行動的強國,大家都看得很清楚,而且要迫使各國在它面前打躬作揖。

    美國的新、老盟國,其中包括歐盟、俄羅斯、中國、埃及和沙特阿拉伯等國,正在盡一切力量通過聯合國和國際外交手段去改變布殊的行動路線。甚至布殊的忠實盟友布萊爾也正在設法使美國遵循聯合國程序,以便使他不至於去支持美國的單邊進攻行動,或參加受到一切世界其他大國譴責的美英大合唱。

    這不僅因為上述這些國家,在伊拉克及其周邊國家有切身利益(如果美國一旦佔領伊拉克,它們就會失去一切),而且還因為這些大國不希望看到美國建立世界新秩序。

    這種世界新秩序建成了,必定迫使其他帝國主義大國完全服從美國的單邊行動,拒絕接受「國際法」的約束,不遵守任何條約(除了有利於美國的條約之外),並且還會先發制人地進攻那些它認為會威脅到美國安全的其他國家。

    去年的阿富汗之戰,旨在擴大美國在中亞的基地及其附庸國,並確保美國在中亞地區的軍事上和經濟上的統治地位。

    美國在軍事上的戰略目標,是獲得空軍基地及其附庸國,並進一步削弱和包圍像俄羅斯,中國這樣的潛在敵人。在經濟上的戰略目標則是為美國一手控制的國際財團掌握這個地區的石油礦藏量。

    至於伊拉克,是美國要爭奪的更大目標。如果伊拉克成為美國的衛星國,美國就可統治整個海灣地區,一旦它的石油工業得以重建,這便會給OPEC原油輸出國組織以致命打擊。

    卡特總統的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早在二十世紀90年代便提出地緣戰略方針,即建立全球性美利堅「王國」,但他堅持這必須建立在有壓倒性軍事優勢基礎上。他說,美國這一「圓拱形工程」目標必須要使我們的附庸國永遠處於附庸地位,並要防止那些野蠻國家聯合起來。

    小布殊的安全顧問賴斯女士,坦率地洩露了政府的意圖。她說:「九‧一一事件給美國帶來「歷史新時期」,這個時期類似於1945-47年美國所面臨的局面,給美國提供了難以置信的機會,即「抓住時機,重塑世界」。

    這個論點,副總統切尼,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以及其他官員等都是同樣贊賞的。

        機遇果真來到了!?

    九‧一一事件果真給美國統治階級帶來了黃金時機。過去有過各種借口:共和黨的孤立主義,民主黨的「多邊主義」,現在,所有這一切都要讓位於美國在各大洲那具有侵略性的單邊利益的追求政策了。

    實質上的最後通牒,美國同時向其盟國和敵人提出來。伊拉克要「改變政權」,被佔領的巴勒斯坦人要:「重新組織」政府,選擇一個屈從於美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以色列的新領導人。放縱沙龍對它們肆意侮辱,直到它們屈服為止。

    聯合國已不在美國眼中。布殊告訴聯合國,如果美國的要求得不到它的合法認可,美國就可把聯合國的身份降低到像戰前的國際聯盟一樣,只不過是歷史的垃圾堆。

    布殊警告說:「凡是不支持我們的,便是反對我們。」他警告俄羅斯,中國,法國不應在安理會上使用否決權來處理伊拉克問題。他同時警告德國,認為施羅德總理公開反對進攻伊拉克,業已毒化了美德關係。拉姆斯菲爾德,說得更清楚,要使那些不支持侵略伊拉克的國家,一概置之不顧,它們的現有債務、合同和投資將一筆勾銷。

    新「布殊主義」申明,不論何時、何地,只要美國認為明顯地存在著對它的國家安全和經濟利益的威脅時,它就有特權發動一場「預防性」戰爭。當然,美國將會利用聯合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特種聯盟作為幌子,但是決不會受這些機構的觀點和決議的約束。這就等於撕毀了1945年後國際法的思想體系。

    按照布熱津斯基的說法,美國把下列這些大國作為它的主要附庸國,其中包括俄羅斯、中國及歐盟主要成員國,因為這些國家面積大,擁有核武器,而且其中一些國家佔有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位置,它們每年召開的年會是相當重要的,但沒有一個國家能在軍事上頂得住美國。

    其次,是發達的半殖民地國家,如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尼日利亞、南非、土耳其、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埃及、巴基斯坦和印度。由於這些國家在經濟和軍事上的重要性,其中有幾國還擁有核武器,因此還享有一定地位。但它們彼此之間相互競爭,都希望成為特定地區的,次等——帝國主義霸權國,或充當美帝國特許憲兵。美國則要嚴格地控制它們,使它們成為馴服的附庸國。

    再其次便是一大批弱小國家,布熱津斯基稱其為「野蠻國」,「野蠻國」的底層便是歸入流氓國之列的阿富汗、北朝鮮、伊朗、蘇丹、索馬里、也門、前南斯拉夫諸國,當然包括伊拉克在內。美國要對這些國家進行干涉,使其成為名實相符的殖民地國家。

    美國發起的世界王國運動,實質上是超級公司全球化在軍事上、政治上的反映。這些超級公司已經統治世界達十年以上了。但統治世界還不是既成事實,而只是運動在發展中的國格。全球化運動——這是由克林頓和布殊、梅傑和布萊爾、葉利欽和普京發動的——在世界的主要統治階級之間還不是公開地相互爭奪。但美國追求全球統治,必會驅使歐洲及東亞大國把力量聯合起來,試圖抑制或挫敗美國。

     真正可畏的力量在那裡?

    很少國家敢於同美國公開衝突,而大多數國家更害怕美國統治中東。日本,中國、南朝鮮擔心的是:美國在東亞駐軍35萬,時時有可能挑動對北朝鮮戰爭。反過來,美國所擔心的是:它的敵對大國在外交戰線上聯合起來反對它,伊拉克問題是一次重大的試驗。如果敵對大國否定聯合國授權給美國進攻伊拉克,那麼布殊政府是否會搶先一步,完全採取單邊行動呢?但戰爭並非單靠軍隊便可以發動的,還需要支持,至少需要國內人民的消極默許。

    現在以及未來一段時期內,美國所害怕的唯一敵手是聯合起來的歐盟國家。但它不構成軍事上的威脅。美國譏笑歐盟是軍事上的低能兒,經濟上的老頑固。這因為歐盟不可能發展成為與美國相對抗的歐洲聯邦,事實是歐洲不可能有一個聯合起來的資產階級。但未來的十年中可以肯定的是:這些反美集團會聯合起來反對美國統治世界的霸權主義。這整個過程將因經濟危機而加速,並使資本主義體制心臟地區的經濟停滯期越益延長。不久前,阿根廷出現了經濟危機,接著巴西,南朝鮮或印度也都跟上來了。在這種情況下,即令國際貨幣基金會組織和美國迅速地作出部署,也是徒勞無功的。

    但是,反對美國統治世界的鬥爭,不能期待歐盟或東亞大國的反霸權主義,並且這樣做,將不可避免地導致第三次帝國主義大戰——一次破壞性無法估量的大戰。也不可能出現「周邊反核心」,「鄉村反城鎮」的革命希望。

    能夠最終打敗美國、它的歐盟敵手以及每個國家裡的代理人的,是一次世界革命運動,這場革命可把世界資本主義王國內部的「敵人」動員起來,削弱並最終推翻帝國主義。這樣一切鬥爭只能由全世界的勞動人民及其盟友一起來進行。

    大規模的群眾鬥爭,已在阿根廷、巴西、南非和南朝鮮發動起來了。歐洲的反資本主義運動,在意大利的熱那亞市發展到頂峰。九‧二八示威以後的英國反戰運動,同樣成為了群眾運動。

    美國統治者——億萬富翁,同樣有其內部敵人——產業工人、服務業工人、黑人、拉丁美洲人、共產主義者以及被譏為「下等階級」的勞動者,構成了美國絕大部份人口,唯有他們才能打敗布殊及其超級公司代理人。

    掠奪成性的布殊——布萊爾侵略政策,已經全面撕破了從全球化和世界新秩序中出現的和平、繁榮、普遍民主的面紗了。廣大群眾已越來越仇恨資本主義制度,以革命來反對資本主義又一次地提上議事日程。

    資本主義與帝國主義這兩個詞語又一次地溜到人民嘴邊了。但缺乏的是人們還不理解用什麼來代替資本主義以及採取何種戰略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需要懂得的不僅是創造另一世界是可能的,而且還要懂得那是什麼樣的世界。現在我們更需要再一次把社會主義和階級鬥爭深入到千萬人的心中去。

    緊緊抓住當前有利條件,大力開展群眾運動。

    (蕭明節譯自《工人力量》2002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