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奪利潤 破壞海洋
謝潑德
1998年6月美國總統克林頓在加利福尼亞州蒙特雷市舉行的、國家海洋會議上發表了講話。儘管克林頓作出姿態,談到了世界海洋陷於不斷增長的危機中,但他並沒有明確地指出危機的性質及嚴重的後果。
最近我又讀到由J.恩格蘭德(John Englander)寫的論文,題為《1996年海洋情況》,該文作者係「海洋期貨市場」董事長。
該文熱情地呼籲,並敦促我們要警惕海洋所處的困境,需要指出更合理的解決途徑,挽救海洋,挽救人類生存的環境。
恩格蘭德指出:海洋對於全人類來說,是自然資源必不可缺的要素,因為
‧海洋是食物的直接來源。
‧海洋可消耗二氧化碳並產生將近地球一半的氧氣。
‧海洋對氣候的影響具有重大作用。
‧海洋佔地球表面的百分之七十三,佔維持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海洋是地球的生態系統。
恩格蘭德列舉了會引起對海洋生態系統嚴重破壞的四個因素:
‧捕魚過量
‧污染
‧自然環境的破壞
‧地球及氣候的影響力
我在1998年3月一期的《社會主義者行動》期刊上寫過有關世界漁業的衰退及可能帶來的破壞。
按照恩格蘭德的文章,聯合國糧食組織估計道:全世界17個主要捕魚區或達到或已超過自然極限,其中9個捕魚區正處於嚴重的衰退中。在美國,百分之四十貴重的魚獲量已經耗空;而百分之四十三魚獲量,因濫捕亂捕而已到了不能容忍的最大限度了。
我也曾經寫過工業化了的超級拖網捕魚隊(相當於一個足球場的面積),把幾千英尺長的尼龍魚網撒去水面上,把經過的所有海上生物一網打盡—每網可捕400噸魚獲。這些超級拖網捕魚隊每次去近海區逗留數月,任意加工,冷凍他們的捕獲量,使他們優越性遠遠超過小規模的陸上基地魚船。
按照恩格蘭德的文章,每一年美國採用這種辦法,捕獲到1千萬噸的魚是屬於非捕獲對象或者是不需要捕的魚,這些魚都給扔掉了(扔掉的魚是商業性和娛樂性捕魚量的兩倍)。
一方面海洋魚類正面臨滅絕,而另一方面,自然環境(即魚類產卵區)正受到人類入侵和污染的破壞,恩格蘭德對此問題作出以下幾點的說明:
海洋污染問題,實質上是從主要的港灣開始的,由於化工產品、營養品、大部分農業排出的廢品而產生了海藻污染(在這種情況下,水中含有豐富營養物,結果藻類「窒息了」生態體系,而毀滅掉大部分海洋生命。)
舉例來說,密西西比河上已經腐爛掉的藻類,在路易斯安那州和得克薩斯州的海面上形成4000平方英里大的「死區」。在這「死區」裡,貝殼魚類全部死光,其他魚類則從墨西哥灣多養料的環境裡被迫離開了。
當油的漏泄成為媒體報道的頭條新聞時,實際上這只佔海上油污染的百分之五。極大部分海上油污染的根源是來自與汽車有關,汽車的廢氣廢物通過排水系統注入到海內。
在美國,凡擁有五百萬人口的市區、每年形成的油污染,大約為1千1百萬加侖,相當於阿拉斯加海岸外那艘著名的埃克森VALDEZ油輪上漏泄出來的數量。
污染的來源包括汽車、電力廠和工業。全世界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共計17億,但他們都沒有處理污水、污物的基礎設施。
空氣污染約佔進入海洋的有毒物質的三分之一。這在多數人聽起來,是個驚人的數字,但空氣污染是可以廣泛地疏散開的,而最主要的地球表面面積是屬於海洋。
魚類產量的減少是與自然環境的破壞、海岸的污染密切有關。百分之九十的海上捕魚量來自海岸地區。
沼澤地和港灣是許多品種魚類的滋生地,但我們正在大規模地破壞它們。
在48個州的南部、原有2億2千萬英畝沼澤地,但在過去200年中已有百分之五十損失掉了。美國西部最大港灣—舊金山港灣有百分之六十的水域,因用於陸地開墾而消失了。
世界人口的半數生活在各海岸100公里之內。這些人口總是不斷地依靠海岸而生活,從而增加了對排污系統的壓力,甚至填塞了沼澤地。
這就使我想起那些攔路行劫的「強盜貴族」,他們自19世紀以來是以姦淫擄掠、破壞國家環境而成為暴發戶的。但在那個時代,我們可以執行地方性和全國性的法律來抑制他們的非法活動。
但今天的「強盜貴族」不受民族國家的國界和法律的約束。問題的基本點在於海洋國際化了。
全世界範圍內的爭奪利潤而展開的競爭正在破壞人類生存環境。特別是在蘇聯崩潰、亞洲出現經濟危機以來,在世界以及民族資本主義競爭這層意義來說,要想改變現有的進程、建設經濟基礎設施、並要轉變資本方向來保護環境,已是無利益,也是不可能的了。
世界歷史發展到現階段,資本主義已無力承擔保護環境。然而人類也不能容忍環境遭到破壞,應當在來得及的時候,我們便要開始完全改變對海洋的毀壞作法。R.卡爾遜(Rachel Carson)女士的書《我們周圍的海洋》,其中有一段話是這樣的:
「令人感到好笑的是:生命首先在其中產生的海洋,現在倒反而受到一種生命形式的活動威脅。海洋,儘管以可怕的形式發生變化,但仍能繼續存在,因為更確切地說來,這種威脅實際上是威脅到生命本身」。
恩格蘭德號召我們大家開始保衛海洋。他引用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的話作為結論:「切不可懷疑,世界上必有少數富有思想的、有責任感的公民能夠改變世界。這是歷史一再證明、從來就是如此的。」
如果我們繼續組織起來反對資本主義及其破壞性勢頭,我們定能改變世界。
(蕭明譯自《社會主義者行動》99年7月號)
本刊從2001年起,改為季刊,敬請垂注。
1.本刊今年第3期第9頁右排第8行的「哈佛市」應為「劍橋市」。
2.本刊今年第4期第15頁左排倒數第15行的「阿里戈」應為「艾琳達」。
3.同期第35頁第一段第7行「地板上我們的子彈空殼」,應為「地板上找到的子彈空殼」。
特此向讀者、譯者深致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