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橫徵雜稅,劫貧濟富!

                         振言

 


    特區政府高官不斷強調兩年來出現財政赤字,認為加稅加費已無可避免,不久前提出要求增加3千多項收費被立法會否決後,近來不但聲稱要再次提出,而且要開徵消費稅和陸路離境稅。這些主張,我們堅決反對,而且號召全港市民,尤其是低下階層市民要堅決反對到底!

    當局的許多收費(如水費、排污費等),都與每一市民息息相關,再增加只會更加重他們的經濟負擔。尤其是當局積極計劃中的銷售稅,更是低下層市民都必須生活消費而無一例外地被加重負擔的枷鎖,是當局要從他們幾近「乾涸」的口袋中再壓搾走一部份!

    香港普羅大眾已長期被港英政府的「三高」(高地價、高租值、高收費)政策所壓搾,被置於貧富日益懸殊的一端;回歸後,生活指數高企的情況未見有改善,反而連續兩年高居全球城市最高的第三位(據1月20日《蘋果日報》報道英國《經濟學人》的調查結果)。而與此相反的是,全港低下層市民的收入又不斷下降;勞動者的權益得不到應有保障,當局容許其機構、尤其是資方利用勞工法例或「法律罅」盡力剝削工人(例如「三鐵」、馬會、快餐店等大機構長期聘用「兼職」「臨時工」,那些工人的時薪只有十多元,且無福利待遇。)許多家庭領取的綜援金額,又被社福署普遍削減。港府一些機構推行外判制、私營化、精簡化,造成越來越多的員工失業,擴大失業隊伍;同時又大幅降低新聘公務員的薪酬待遇,與私營企業爭相壓低員工薪酬,你追我趕……。高官們一方面搶先宣揚香港經濟已大大回升,另方面仍在計劃繼續凍結在職中下層公務員的薪金,希圖先向每年獲利甚豐的匯豐銀行看齊,然後進一步降低他們的薪酬待遇。

    在這樣從各方面造成廣大市民近乎「民不聊生」的情況下,港府還要開徵銷售稅和大增水費、排污費等;而陸路離境稅也是在一國之內倡導地區之間收「買路錢」,加重經常來往的人的負擔。這些都是向廣大市民「落井下石」,使他們苦上加苦。這樣的「德政仁政」,比之港英殖民政府的統治還要走得更遠!

    銷售稅還將使市民減少消費,大大影響零售、飲食和旅遊各業的「生意」。

    港府每次提出新年度的財政預算,總是玩弄數字玩笑,先盡量誇大開支、減低收入數字,以製造龐大赤字,為它的增稅加費作辯護。但只在亞洲金融危機、香港經濟衰退的這兩年間,才出現財政赤字。而港府雖有長期來累積著的天文數字般財政儲備,卻不願撥出一部份來幫助香港「共度時艱」,減消該年度的財政赤字,為的是維持他們的加稅藉口。

    另一方面,它對大工商業者、有錢人們,卻非常優待、照顧,不肯向他們增加稅收;年獲利收入數以億元計的大企業或個人,與年獲利收入幾萬元或較多些的小企業或個人,都同樣照標準稅率15%計稅。這些事實,又一次表明官商的勾結、互助互利,這個政府是官僚富人的專政,而絕不是全體港人的民主治港!

    本來,要增加港府收入,避免財政出現赤字,就應該從獲利豐、高收入者和港府高官等方面著手,主要的是應該向前者徵收累進稅,同時要對高官減低其過高的薪酬待遇,責成許多部門及高官改正和避免由於出錯或嚴重疏忽等所造成的資源財富巨大浪費。(例如,由審計署或公眾人士所已指出的,對購入東江水過多損失17億元、長久空置大量港府物業、多次廉價批地引致達10億元損失、排污設計錯誤造成維港污染、高官非必要的公費開支或津貼……諸如此類。)

    如果這樣地向上述各方面著手,對港府財政將會有大量的收入,有效地解決赤字問題,而不必開徵銷售稅,免致增加低下層市民的生活重擔。但港府一直不肯這樣做,而只是向弱勢社群和低下層人民打主意。

    正由於銷售稅建議太「犯眾憎」,以致立法會內絕大多數議員都加以反對。但高官們不會由此罷休,他們鑒於有「保皇黨」議員的忠實支持,最後仍會得到他們轉舵,改投支持票(有如以前多次的表現那樣),因此,這些新稅、加費動議還會繼續提出,港人還應堅持反對,警惕今天初步表示反對的幾個政黨的轉舵,全力阻止銷售稅等劫貧濟富動議的實施!

 

    2000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