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僚買辦資產階級催生金融恐慌
破謎
2018年6月25日,作為中國首批25家國家高端智庫之一,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公開發表李揚、尹中立、李拉亞和殷劍峰共同撰寫的報告《警惕中國出現金融恐慌》,不久即被刪除,據說原因乃只供內部討論。
該報告指出三大要點:
(1) 2018年以來,債券違約、流動性緊張、匯率下行和股市下瀉等相繼發生,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加之美聯儲加息以及中美貿易衝突呈長期化和高度不確定性,目前中國極有可能出現金融恐慌。
(2) 金融恐慌是一種極端的集體規避風險的行為。恐慌之發生,並非市場上當真出現了大規模的金融風險並日臻惡化,而是廣大市場參與者對未來市場前景感到茫然甚至恐懼。廣大市場參與者不約而同地抽逃資金而求自保,將會引致或者惡化金融危機。
(3) 應對金融恐慌應有大動作,並明確向世人宣示。主要措施包括,第一,立即啟動國務院金融與發展委員會中的應急處置機制;第二,制定預案,及時、果斷處理違約、破產事件;第三,儘快隔絕我國貨幣供給機制與美元、匯率和外匯儲備的關係,為防範不可避免的外部衝擊做好準備。
針對第三點,報告呼籲大規模隔絕美元、匯率與美國貨幣政策: “鑒於中美貿易爭端可能向金融領域蔓延,應盡可能、儘早採取措施,隔絕美元及美國貨幣政策可能對中國產生的衝擊,這種措施,就是儘快改革我國外匯儲備管理體制,切斷它與國內貨幣供給的關係。”
報告進一步分析: “中國外匯儲備由貨幣當局(中央銀行)管理,這種制度安排使得中國的貨幣政策在事實上被外匯儲備綁架。在2014年前的20餘年中,這種制度形成了 “儲備增長→貨幣供給擴張→央行對沖→法定準備金率提高→可貸資金短缺→利率水準攀升” 的連鎖反應。2014年以來,當儲備增長速度下降,一個相反的困局又擺在我們面前。最後,報告一針見血地總結:“必須從根本上擺脫貨幣政策被外匯儲備動態綁架的困局。考慮到中美貿易衝突勢將向金融領域蔓延的前景,我們更需立即採取措施,大規模隔絕美元、匯率、美國貨幣政策對中國國內政策的影響。”
正當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大聲呼叫:趕緊關上金融防火門!中國的官僚買辦資產階級卻修改法律,堂而皇之大舉引入跨國資本。
2018年6月28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佈《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修訂說明,大幅度放寬市場准入,清單長度由63條減至48條,共在22個領域推出開放措施。
該修訂明擺引入外國金融豺狼,以控制中國最賺錢的金融產業:銀行、證券、期貨及壽險:
l 第17條,取消對中資銀行的外資單一持股不超過20%,合計持股不超過25%的持股比例限制。
l 第18條,2018年將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由中方控股改為外資股比不超過51%。2021年取消外資股比限制。
l 第19條,2018年將期貨公司由中方控股改為外資股比不超過51%。2021年取消外資股比限制。
l 第20條,2018年將壽險公司外資股比由50%放寬至51%。2021年取消外資股比限制。
官僚買辦資產階級不僅催生金融恐慌,火上加油,更要趁火打劫,勾結外資洗劫國民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