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不走老路

 

 

大 進


 

        十一月廿二日的區議會選舉塵埃落定後,無論支持民主人士抑或建制派,似乎都找到值得自己高興的地方:

 

支持民主人士

·            整體的投票率上升,創歷來新高,達47.01%。正面的看法,就是經過去年的雨傘運動後,市民的公民意識進一步覺醒。

·            個別「政治素人、傘兵」攻下建制派的橋頭堡。把建制身兼立法會議員鍾樹根和葛佩帆拉下馬,是最為支持民主選民所津津樂道。

建制派

·            仍然主導區議會。在18區中,所有區議會都有超過一半的議席,是落入建制派手中。亦即是說,區議會建制派的力量沒絲毫受損。

·            建制派的年輕候選人,甚至是經驗淺嫩的,亦打敗傳統民主派的老將,左派工聯會25歲的陳穎欣擊敗馮檢基,民主黨元老何俊仁,亦保不了多年的基地。

 

        這樣看來,是不是就大家拉平了?

        毫無疑問,不管是支持爭取民主的人士,或建制派看來,大家都定會把這次交鋒,放回「後雨傘運動」的脈絡中來看。

    佔中由2013年開始討論,到2014年,中央的連番高壓政治舉措,將積壓多年的民憤引爆,而催淚彈最後催生了佔領運動。事態的演變,客觀地說明了,一切「固有」爭取民主的渠道和模式都無望了,要使用體制外的方法來解決。當然,79日的抗爭未能帶來成果,接著來的問題便是:還可怎麼辦?

        徹底失望的抗爭者,相信已經放棄。但部分不甘心的民眾,希望仍能殺出一條血路。

        大家都清楚,區議會不是攪政策的地方,改變不了香港的大方向。所以抗爭再回歸體制內的戰場,其實是令人唏噓。不過,無論是傳統泛民政黨,以至較激進的本土團體,都樂於參與這次競選。

          如果撇除陰謀論,參選是為了「鎅票」 (但意圖難以証實),或者本著寸土必爭的原則,跟建制派週旋到底;爭取當上區議員,較具體的正面得益,只是取得較多資源和知名度。

 

          不過,區議會注重實務,要宣掦理念並不容易。區選前民主黨首先揭露屋村「鉛水污染」,事件理應是對他們有利。但選舉結果顯示,受「鉛水」影響嚴重的啟德北(啟晴)區選民,仍是較大比數(超過50%) 投票給建制派候選人。要在政治意識普遍保守的群眾間「深耕細作」,並不容易,亦難以預計取得甚麼成果。

          所以參與區議會,目標應是工具性。這次是練兵之餘、試試群眾的水溫外,亦應有再進一步的部署和較長遠的計劃。「再」在體制內只發發聲,替市民解決個別民生問題,不可以是終極目標。明顯地,政府會樂於給反對派「花瓶」角色,作為渲泄不滿。梁振英政府在區選後,向奪得議席的青年人伸出「友誼」之手,並透過官員,邀請獲選青年加入政府委員會,便甚有招安意味。

      剛過去的區議會選舉,可算是一場前哨戰。明年的立法會選舉,肯定才是一場硬仗。各個民主政黨、公民團體都磨拳擦掌拭目以待。但如果他們能順利勝出,「再」走進議會後,是否又「再」只是爭位置、爭發聲權,甚至拉布,又「再」重覆幾十年來的抗爭模式?這次可以怎麼 ?因此,若策略只求重返議會(雖然這條戰線不應放棄),而沒有議會以外的抗爭策略配合,前景不叫人樂觀。

          「後雨傘運動」、「後政改」時期,要發動像佔領時的大規模群眾運動是渺茫的,究竟前路尚可怎樣走?不同的意見都提了出來,好像:撐傘落區、社區民主化、爭取重啟政改、修改基本法、公民約章、爭取公投制度、港獨....。提出各個策略的政團,對時勢有不同的判斷,沒有形成共識。

          在去中心化的抗爭形勢下,怎樣才能令各個反對力量,產生恊同效應,足以跟政府和建制派抗衡,確是一個難題。

          不少市民抗爭的心仍在。旺角清場後,鳩嗚團依然示威,佔領周年的金鐘,仍見大批市民;在各個生活領域,市民亦敢於怒吼:反水貨客、港大副校事件、香港球迷「怒噓」國歌,家長群起反對TSA、大批公眾反對「網絡23條」...... 但怎樣才能不止於情緒發洩,而是能積累為改變制度的能量呢?是值得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