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否輸出其生產過剩?

 

劉山青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考察資本,認為生產過剩是資本主義的不可協調的矛盾。馬克思從而指出,資本以輸出矛盾來解決其國內危機。中國經濟現時的問題正是生產過剩。

 

1. 1988

一些經歷過89民運的到內地發展的港人表示,他們在1988年體驗了中國的通漲在短短的幾個月內急速惡化;街上的行人普遍表現煩躁,外來人動輒成為發洩對象,感到自己成了弱勢社群。因之,他們認為,中國的政治動盪前必出現經濟動盪。假若中國的經濟出現倒退,社會動亂可以比香港的雨傘運動嚴重十倍。在中國這種高壓,缺乏透明度的國家,研究其經濟成為研究其政治的入門工具。

 

2.21世紀資本論》

法國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於2013年出版的鉅著《21世紀資本論》在知識份子圈子裡引起廣泛討論。他在書中研究世界範圍的資本與收入比。《21世紀資本論》成為熱賣的一個原因是《中信出版社》在2014年為它出了簡體版。《人民日報》在15日發表了一篇題為不平等 何以成為年度熱詞的文章。文章借用《21世紀資本論》第三部份的「不平等的結構」為中國經濟發展自圓其說──「法國經濟學家皮凱蒂的學術專著《21世紀資本論》躋身暢銷書行列,表明西方對自身制度缺陷的關注與思考已形成一種社會思潮。」

 

3. 21世紀資本論》中文版序言

托馬斯‧皮凱蒂在中文版序言中表示中國在80年代推行的累進稅制可以提高制度的透明,因此涉及「稅務,又涉及政治和民主。」「美國------歐洲----為一小部份經濟和金融精英服務-------中國------中央統一領導-------和高層----的反腐和公益決心貫徹累進稅制。」

 

習近平在184中的以法治國的先決條件是一黨專政,與透明化相對立。托馬斯‧皮凱蒂企圖以累進稅制為中國資本主義開方,是知識份子的一廂情願。由中央集體發展資本主義是早期資本主義形態。

 

4.中國陷入有史以來最嚴峻的通貨緊縮嗎?

 人民日報 》在 20150105 發表了一篇題為「通縮壓力不得不防」的文章,指出:「工業品出廠價格已連續33個月下降,2015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也可能出現負增長。」(這裡是指同比指數,若以扣除通漲的環比指數計,則問題稍為緩和。)

文章認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1998年至1999年、2002年、2009年出現過三次通縮,主要是受到外部衝擊或突發事件的影響,原因為:1.出口急劇下降,2.內需不足,及3.國內產能過剩。」

因之,文章提出的中國的解決方法為:

-------化解產能過剩---------利用一帶一路,更多地運用轉移的方法。以高鐵走出去為例,就能帶動上游鋼鐵、電子、有色金屬、裝備製造的產能消化。」

        文章指出中國解決其產能過剩的方法,除了輸出外,第二個方法是擴大內部消費,第三個方法是:「2014年底,國家發改委集中批復了35個基礎設施項目,上萬億元的基礎設施建設。」(中國目前的外滙儲備為24萬億人民幣)

 

5. 結語

由於中國沒有發展民主,因此其資本主義發展模式處於很原始的階段。現在,中國資本面對大量的產能過剩,若世界資本出現結構性危機,美國資本的轉移危機的能力必然高於中國。若然,中共的血腥鎮壓手段未必能夠解決大規模的群眾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