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爭直資學校的不公義現象

仲明

        普及教育自上世紀中在本港實施,至今已數10年。九年免費教育在1978年施行至今,亦已超過30年以上,而12年免費教育亦施行多年,為全港適齡兒童提供基礎教育服務。這一切,在九七回歸前後,出現了微妙的變化。

 

直資學校的前世今生

        當年的一項微細的撥亂返正教育政策,最直接的對象原本正是備受港英政府壓迫、邊緣化的勞工子弟學校。上世紀中葉以還,這類歸附中共政權意識形態的學校, 不單不能獲得來自政府的任何津助, 而且還要面對各種各樣的港府教育法例和規則的拑制。直資制度的設立,讓政府以每個學生的平均資助額,向這些從來在九七年前不獲任何資助、依附中共政權的學校提供平均數的定額資助,令這些學生也得以免於意識形態之爭,而獲得合乎每名適齡學童平均數的教育經費。另外,這項政策亦針對當年的買位私校,提供一個轉型的機會。

        這項政策的出現,源於1988年發表的《教育統籌委員會第三號報告書》,當中提出「直資計劃」,1991年正式推行。其後,經過多次調整相關的條款,提供更優厚的條件和額外津貼,增加所謂「誘因」,致令在2002年之後的數年間,促使不少傳統名校相繼轉為直資學校,如今已成一個頗具規模的「私校體制」。

        2009年度資料顯示,「直資計劃」共有72所直資學校,包括11間小學、52間中學和9間中學暨小學,中學生共51,123人,佔全港中學生人數的11%,小學生共12,589人,佔全港小學生人數的4%

         在剛過去的年度截止期限,即2013228日,只有一間中學遞交申請,亦即後來在傳媒報導中提及的,位於跑馬地的聖保祿中學。

        與此同一時間,位於中西區半山的聖士提反女校,亦傳出準備遞交申請,以便於20159月轉為直資學校。此議一出,旋即遭到來自現有學生、校友、家長等的反對,頓時成為教育界的關注點。

    《星島日報 》於 2012223日也報導,老牌慈善團體東華三院也籌辦首所直資學校,已向教育局提出把2002年獲撥地興建、位於將軍澳日出康城的一條龍中小學,由津貼學校改為直資辦學,預計5年內落成。201342日,東華三院董事局交代就職典禮上,20132014年度主席陳婉珍宣佈:「為了配合時代發展的需要,東華正策劃成立首間直資學校,引入特色體藝及文化課程,並建立更全面的語言學習環境,為教與學注入更多活力。」

        至此,已有至少兩間學校很大機會將會於2014228日前遞交申請。提出於20159月轉為或改為直資學校。

 

直資學校是不公義的制度下的產物

        誠如聖保祿中學校友、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幹事孔令瑜所言,聖保祿中學的校訓是「為一切人,成為一切」,普助世人,無分種族、宗教及社會階層。在成為直資學校之後,這校訓相信要改寫了。(反對聖保祿中學轉直資關注組臉書專頁)

        聖士提反女校的校友,蘇施黃說:「我最擔心 既就係轉左直資之後呢,係呀學校係好有錢呀,好多人去捐錢畀你,因為佢個女想入黎你學校讀,到時成間學校轉晒架喇。而家香港咪就係咁囉,有錢就大晒架喇,咪捐好多錢黎學校買一個位囉,咁你畀唔畀佢呀?」(聖士提反女校舊生直資關注組臉書專頁 )

        聖士提反女校舊生直資關注組指出,在成為直資學校之後,「校方設定的每年三萬多至四萬多元入學門檻,相信並不是每個家庭都能輕易跨過。」(聖士提反女校舊生直資關注組臉書專頁 )

        兩個校友組織均同時一針見血地指出,直資制度不公不義,教育機會要平等。

        直資學校的不公義,可從以下各位持份者的言論中完全反映出來。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校董會榮譽司庫馬時亨,在四月二十日的舊生諮詢會上表示:「作為一間學校,你係想收好的學生,你想做到最好。」

        聖士提反女校舊生直資關注組反駁說:「但我們卻認為作為一間學校要做到最好,是要教好所有學生,這比收好的學生更加重要。好學校的名氣不是來自她收了怎樣的學生,而是教好了甚麼學生,有哪些傑出校友。」 (聖士提反女校舊生直資關注組臉書專頁 )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校董會主席王鳳儀,在525日的家長諮詢會上,竟然表示,學校作為津校的歷史任務已經完成!

        聖士提反女校舊生直資關注組反駁說:「聖士提反由1924年起接受政府資助,成為補助學校已近百年。學校一世紀的成果,絕對受益於政府的補助政策。沒有公共資源的多年投入,何來「名校」之譽,又何來聖士提反今天的成果?聖士提反的教學使命從沒變改,就是本著基督精神,為學生提供全人教育,培育他們成為負責任的公民及社會領袖。但校董會眼中的所謂直資新任務,難道便是背棄教會辦學使命,為學校引入赤條條的資本主義市場邏輯,將多年來社會用公帑資助建立的goodwill,挪用去只服務上層社會?!」(聖士提反女校舊生直資關注組臉書專頁 )

        聖士提反女校家長代表,前教育局政治助理楊哲安說:「你個demand都唔同,你個supply就跟住唔同,你唔可以規劃每區有幾多間直資、津校,我認為咁係非常之唔健康,香港從來唔係規劃經濟。」

        聖士提反女校舊生直資關注組反駁說:「楊哲安竟以「DemandSupply」的經濟邏輯形容教育問題。他指的DEMAND,更一下子跨越本地學生,指直資學校是要照顧住在港島區的外國人,如此離地謬論,我們豈能認同?楊哲安責怪教育制度千瘡百孔,「對香港多元化唔啱」,…… 2011年,亦即在任教育局期間,楊哲安已曾在公開場合指直資制度是「金錢可以買到的自由度」。結合楊日前指直資制度有助香港推廣「多元教育」,意思明顯不過,就是指有錢人才可以買到自由,有錢人才有得買得「多元教育」。如此邏輯,豈是我們願見的?」(聖士提反女校舊生直資關注組臉書專頁 )

 

立即終止資助直資學校

        相信沒有人會反對任何辦學團體主辦私營的學校,在資本主義制度下,任何私營的企業自當可名正言順存在,謀取盈利也絕不為過,那怕是學校教育事業。現在的問題是,直資學校既獲得公帑的資助,外加收取學費,同時更可擁有自行決定取錄學生的決定權。這實在是對普及教育搧了一記重重的耳光,向教育制度打通一道只供可付得起錢的才可進入的大門,這是何等不公義的措施?

 

        因此,應該爭取立即終止資助直資學校!

 

2013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