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拉美的利益是什麼?

佛吉尼亞·德·拉·斯俄伽

         

        3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PRC)一直緩慢而穩步地顯現為世界強權。它已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和日本,並且超過德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出口國。中國也不再是低附加值製造者,低技術專案的加工者:它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風力渦輪機和太陽能板的生產商,去年全年的汽車銷量翻了一番,每個月的汽車銷量超過1百萬輛,已經超過了美國。

        如果再加上:中國有世界上第三大的國防預算以及最大的全國人口(13億人),立刻很明顯的就是:中國沒有足夠的石油,天然氣,鋁,銅或鐵來滿足其能源和製造的需求,這就有必要讓其貿易夥伴維持其增長。

        中國也是世界政治舞臺上的重要角色。除了在亞洲地緣政治上的戰略作用以及作為一個核國家的地位以外,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成員,世界貿易組織成員,發展中國家的77國集團成員,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成員和美洲開發銀行成員。中國還在美洲國家組織(OAS)有觀察員的地位並在海地保持維和部隊。

        此外,中國已開始顯示出成為一個努力擴張國家的第一要素。中國加強了其在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在非洲,拉美,東南亞等地區的外交存在和經濟影響力,這些通常被稱為“軟力量”。中國資助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和自然資源開發項目,協助執行這些計畫,而且支持國營企業在許多發展中國家的投資,通過這些做法,中國試圖獲取國際的善意。如果從發展基金方面看,中國是全球援助一個相對較小的來源,如果考慮到商業和優惠貸款,技術援助,國家贊助或資助的投資,中華人民共和國則成了經濟援助的一個主要來源。[1]

        如果中國在非洲扮演的角色備受關注的話,那麼中國在拉丁美洲扮演的角色則沒有引起那麼多注意。然而,自200411月以來,中國和拉美之間的雙邊貿易不斷顯著地擴大,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承諾將在該地區投資1000億美元。

        據中國商務部的資料,中國的投資,從1975年的每年2億美元升到了2006年的700.2億美元,預期在2010年達到1000億美元。[2] 即使在該地區中國的貿易額要遠遠少於美國(5600億美元)或歐盟(2500億美元),但其趨勢很重要。中華人民共和國給予該地區的一個重要信號,是2008115日,它首次發佈的關於拉美的政策檔。貿易和投資關係還輔以其他的接觸,包括政治,文化,貿易和軍事官員組成的高級代表團,以及上述拉美機構的中國參與。

 

中國在拉丁美洲的雙重戰略

        中國確定了兩個拉丁美洲戰略。第一戰略是經濟:確保中國能涉足原材料領域,這是它經濟增長所需要的,再就是找到其製成品市場。第二個戰略主要是政治上的:要得到那些仍然承認臺灣代表中國政府的國家的外交承認。

        阿根廷,玻利維亞,巴西,智利,厄瓜多爾,墨西哥,巴拿馬,秘魯,委內瑞拉和古巴在第一戰略上扮演主要角色。

        巴西是該地區的第一經濟體,作為中國商品市場和原料來源的兩方面,它顯然都是中國最重要的合作夥伴。巴西供應的大豆,約占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大豆的45%,它也是其他農業產品以及鐵礦和石油的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這些部門同巴西開啟了幾個大合作專案。巴西作為一個中等收入的大國地位,也使得它成為中國商品的重要市場,其商品包括電子,機械和勞力密集工業製成品,如鞋類和玩具。巴西擁有核工業和鈾資源,鈾對於中國很重要,因為它要擴大自己的核工業,以滿足其能源需求。巴西航空工業創造了與中國多方面的合作,包括技術。

        全球經濟衰退,加強和擴大了中國對巴西的重要性。雖然2009年第一季度,巴西向美國的出口下降了37.8%,但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卻增長了62.7%。因此,在2009年上半年,中國成為巴西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巴西有開發新發現的坎波斯和桑托斯盆地的深水石油儲備的計畫,中國也成為了這些專案融資的關鍵。20095月,中國和巴西簽署了協議,由中國開發銀行發放貸款100億美元給巴西石油公司,巴西石油公司總裁塞爾吉奧·加布里埃利指出,“在美國政府裏沒有人會同我們坐下來談,就像我們和中國人那樣進行討論”。[3] 根據這項協定,用貸款換取未來10年獲得一個石油的保證供應。這兩個國家也在謀求一系列重要的合資開發計畫,包括聯合生產飛機,中國和巴西地球研究衛星(CBERS)計畫以及其他空間合作計畫。

        正如巴西情況一樣,中國關於阿根廷---另一個南美大型經濟體的經濟政策,並非只限於購買自然資源。阿根廷與中國在空間專案上合作,如阿根廷聖胡安大學的衛星鐳射測距工程,並討論了在設計新一代核反應爐方面的合作。

        然而,中國的主要利益在於阿根廷的採礦和石油行業。2003年,中石油(中國石油公司)獲得了阿根廷的石油和天然氣公司阿根廷石油公司的股份,經營阿根廷北部和秘魯的油田,而且那裏已經有中國-安哥拉公司(Sonogol)的投資。20105月,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CNOOC)用31億美元收購了阿根廷Bridas能源控股公司的百分之五十股份。也有傳聞,西班牙公司雷普索爾-YPF公司和中海油就雷普索爾-YPF公司的阿根廷股份在進行談判,雖然提出的可能性中尚無任何一項付諸實現。

        美國懷疑地看待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阿根廷商業的金融交易。20093月,中國與阿根廷簽署了102億美元的債務互換協議[4], 美國政府認為,那是對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美元的主要地位的不斷擴大的挑戰。[5] 必須指出的是,巴西總統盧拉在20095月訪問中國期間,明確主張與中國齊心合力撇開美元。[6]

        中華人民共和國還爭取阿根廷作為其生產商品的購買者,但此處,這種關係有相當的矛盾,原因是阿根廷計畫重建一些產業部門。

        對於三個拉美亞太經合組織成員(APEC)中的兩個,秘魯和智利,中國已成為一個重要的貿易夥伴。根據聯合國的資料,2007年智利有近40%的出口前往亞太地區,主要是中國。對秘魯來說,這個數字是19%。這使得哥倫比亞和哥斯大黎加這樣的國家也想加入亞太經合組織。

        中華人民共和國投資了秘魯石油和天然氣部門。中國已經購買了捕魚船隊和魚粉加工設施,並已在托羅莫喬,裏奧布蘭科和馬拉康納礦山做了投資。如果我們考慮到秘魯對中國的出口中有85.2%是銅,魚粉和鐵礦石,這就毫不奇怪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玻利維亞的興趣是天然氣和鐵礦資源。玻利維亞擁有南美洲第二大天然氣儲量,僅次於委內瑞拉。玻利維亞缺乏入海口,這是個問題,但新煉油技術的引進,例如液化天然氣或把它用於其他燃料的生產,這將增加玻利維亞天然氣出口到中國的可行性。莫拉萊斯已開啟了一些可能性,以便擴大中國在該國的存在:已簽署了給中國企業集團山東魯能的一個特許協議,授權他們發展俄爾穆通地區的全部或部分鐵礦 --- 如果不是世界最大的,也是世界最大鐵礦之一;另外,中國石油公司已簽署協議,幫助玻利維亞石油公司(YPFB)克服資本困難和石油國有化帶來的一些經驗問題。

        在厄瓜多爾的投資也很巨大,而且有外交的影響。中國已投資油田,港口運作和油管設施。2003年,中國標到厄瓜多爾主要油田的特許開採權。中油集團的石油運營,已造成了同塔拉帕厄(Tarapoa)和素空比歐斯(Succumbios)兩地土著居民的嚴重問題,特別是由於中國的投資不顧環境保護。厄瓜多爾的科雷亞政權決定不延長讓美國使用曼塔機場的協議,這是邀請中國把該機場發展成為一個跨太平洋航線樞紐機場的必要第一步,儘管中國從來沒有作出任何明確的建議。

        中國還向一些國有石油和礦產採掘公司做了投資,作合資開發,如委內瑞拉國營石油公司(委內瑞拉),玻利維亞石油公司((玻利維亞),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巴西)和Cubaniquel(古巴)。

        巴拿馬由於其戰略地位情況則稍有不同。巴拿馬初級產品的出口,或其進口市場的潛力是微小的。不過,由於巴拿馬擁有運河,它對中國有巨大的戰略價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記黃埔有限公司,據稱與中國解放軍(PLA)有聯繫,擁有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地產,讓它能見到通過運河的軍事和商業運輸,並且這個戰略檢查點,有可能用作為一個臨時區域,在未來控制過河的交通。

        中國的政治戰略影響主要是在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在這裏,中國主要集中於運用經濟和外交杠杆,取得那些仍然承認臺灣是中國政府的國家的外交承認。在仍然承認臺灣的剩餘23國家中,有11個在這一地區。到目前為止,哥斯大黎加是唯一在2007年改變結盟的國家,並已因此獲得獎勵:胡錦濤在2008年訪問哥斯大黎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捐贈的一個新足球場奠基。

 

誰獲得利益?

        中國與拉美的關係並不是所有合作夥伴雙贏的關係。截至2005年,拉美國家與中國貿易盈餘關係已被扭轉。如今,中國對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出口中,93%是製成品(25%的紡織品和成衣,44%機器和設備)。對大多數發展自己地方產業的先進拉美經濟體,這是負面影響,並開始製造問題。

        墨西哥是拉丁美洲的第三個亞太經合組織成員,特別受到影響,主要有兩個原因:它與美國經濟的密切聯繫,以及中國和墨西哥之間的出口重疊。在墨西哥的20個主要出口行業中,有12個與中國公開競爭。這不僅降低了墨西哥向中國的出口率,使其只有其總出口的3%左右,而且也影響了其與美國的貿易關係。2003年,中國取代墨西哥,成為對美國的第二大出口國。隨著同中國貿易的280億美元的赤字,也難怪,墨西哥政府希望重新檢討貿易協定。一位墨西哥政府官員抱怨說,“墨西哥進口每30美元的中國商品,只有1美元的墨西哥商品出口到中國。”

        中美洲紡織工業也碰到同樣的事情,中國紡織品的出口目前正在窒息中美洲紡織業。

        與拉美最大經濟體關係緊張的另一個例子,是同阿根廷的關係。阿根廷出口到中國的大豆,占其全部進口大豆的23%。中國已暫停200多萬噸豆油的訂單,其中一部分在運輸途中,因為阿根廷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鞋徵稅,作為保護當地生產者的一項措施。在2009年,阿根廷與中國的商業貿易赤字達到12億美元,而且2010年的頭兩個月,已經達到6億美元。阿根廷政府不願意讓它增加。當列強的“商業權利”受到不知天高地厚的新興國家的影響時,中國的反應同其他帝國主義列強並無不同。

        基本上,拉美各國政府發現中國投資有兩個問題:1)其主要目的是為中國發展的需要服務,促進原材料出口,往往對投資專案的重要部分施加要求,要求在中國處理那些材料和服務,2)他們已經發現,中國在該地區的直接外國投資的水準並不像看起來那樣高,官方數字中的多半去了避稅天堂。

        顯然,拉美與中國的貿易促進了該地區商品出口部門的繁榮,如阿根廷,巴西,智利,秘魯和委內瑞拉,同時,由於中國商品的擴張競爭,拉丁美洲製造業部門受到嚴重的挫傷。在有大型製造業和有限的初級產品出口部門的國家和地區,如墨西哥和中美洲,這種情況尤其糟糕。

 

中國:美國後院的新孩子

        中國是否要替換該地區的老大美國?這遠非實情。到目前為止,中國已明確表明,其主要的關注是不破壞中美關係,從戰略角度和經濟角度考慮,這個關係都最為重要。最多,中共願意佔據美國可能留下的空間。最強的拉美經濟體一直在試圖從中國政策引起的權力三角中獲利,碰著不同的運氣。

        中國小心不越過美國,這個擔心也影響到它同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厄瓜多爾,尤其是同古巴的關係。中國與委內瑞拉簽署了軍事協定,但這不應被看作是對玻利瓦爾省政權的完全支持。即使中國已經與委內瑞拉簽署了廣泛的軍事合作協定,但它這樣做是不情願的,受到其石油需要的逼迫。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不願意填補委內瑞拉在政治和軍事上與美國關係惡化而造成的間隙。委內瑞拉政府對一些中國公司,比如中石油的運作已經感到不快,這個事實表明,兩國之間的關係並非沒有矛盾。

        與委內瑞拉相比,它與古巴的關係略有不同。儘管中國的外交政策是務實的,但還是有一些意識形態因素在起作用。經濟關係更密切,在古巴的貿易合作夥伴中,中國排在西班牙前面,僅次於委內瑞拉。在提升古巴防空系統方面,中國也扮演了關鍵角色,它還經常交換訪問高級中國軍事代表團。古巴還向中國提供戰略物資和農產品。除了糖,古巴也有近海石油和世界上已探明的最大鎳礦儲量。20051月,中國的石油和天然氣巨頭中石化公司與古巴國營公司古巴石油(Cupet)簽署了一項共同在島內生產石油的協議。然而,雙方的關係也不是沒有問題的。古巴鎳礦(Cubaniquel)與中國五礦(MinMetals)簽署了一個5億美元的合資開發協議,要在古巴東部,每年生產68000噸的鎳鐵礦,這個協議突然被取消,轉而特許給委內瑞拉。

 

結論

        中國和拉丁美洲間的關係,在未來將如何的發展,這是一個猜測的問題,雖然某些趨勢已經明確。

- 中國並沒有意願損害它與美國的經濟政治戰略關係。與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厄瓜多爾和古巴政府的關係主要限於商業協議,已被證明只是利益性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拉丁美洲之間的關係,由於前者的經濟潛力和後者的有限經濟,是不平等的合作夥伴。這是同那些新興經濟體衝突不斷的一個根源,如墨西哥和阿根廷,它們有計劃發展一個獨立的行業,對中國出口設置障礙,捍衛本國製造商。

- 另一個與中國投資產生衝突的根源是,中國的直接投資尋求高水準的回報,卻無視社會,勞工或環境條件。這已經在厄瓜多爾,秘魯,委內瑞拉和阿根廷製造了同當地居民的衝突。

        2005年以來,中國在拉丁美洲能源和商品部門的投資大事記:

 

20051月:中國石油和天然氣巨頭中石化公司與古巴國營公司古巴石油(Cupet)簽署在加勒比島國合作生產石油的協議。中國國有企業中國五金礦投資5億美元,合資在古巴東部每年生產68,000噸的鎳鐵。

 

20052月:中國五金礦集團與智利國家銅公司(Codelco)簽署了一項協定,初期投資5.5億美元,最終可能達到20億美元的投資,做合資開發。

 

20059

-中國的勝利國際石油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與國營玻利維亞國家石油公司(Yacimientos Petroliferos Fiscales Bolivianos)簽署了框架協議,在40年期間,向玻利維亞的陸上石油和天然氣行業投資15億美元。

-中國為首的安第斯石油財團,其中包括中國石油公司和中石化集團,用14.2億美元購買加拿大的加拿大能源公司在厄瓜多爾的石油和管道資產。

 

20076月:總部設在加拿大的公司說,按照現金8.4億加拿大元(7.92億美元)的友好協定,秘魯銅業公司同意由國有的中國鋁業公司收購。

 

20095月:中國開發銀行宣佈,將提供100億美元的貸款給國有的巴西石油公司,作為交換,中國可獲得在未來10年的石油供應保證。

 

20097月:中國同歐佩克成員國南美的厄瓜多爾達成了一個10億美元貸款換石油的計畫。

 

20099月:委內瑞拉與中國簽署了三年的160億美元的投資協定,在歐佩克成員國的奧里諾科河地帶,每天提取幾十萬桶的石油產量。

 

200910月:中國鋼鐵和鐵礦石寶鋼集團擬支付10億英鎊(約合16億美元),購買在巴西的英美資源集團的巨大米納斯里約熱內盧鐵礦山的百分之三十股份。

 

20103月:中海油用31億美元購買了阿根廷Bridas控股公司的百分之五十的股份。

 

-佛吉尼亞•德•拉•斯俄伽是法國新反資本主義黨(NPA, New Anti-Capitalist Party of France)全國領導層成員和國際委員會。

 

衛眾譯自20106月《國際觀點》第425

 

 

 

 

注釋

[1] 在非洲,拉丁美洲和東南亞的中國援助和政府贊助的投資活動,提交給國會議員和委員會的(美國)國會報告,湯瑪斯·盧姆,20091125

[2]拉丁商業紀事報,中國在拉丁美洲挖美國的牆腳,星期一,200764日。

[3]華爾街日報 ,2009518日。

[4]國家報[阿根廷] 2009331日。

[5]全國日報[哥斯大黎加]2009331

[6]新華社,20095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