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實不容歪曲謬論須予揭破!

--評陳一諤等人對六四的謬論

軍行

前港大學生會會長陳一諤在任時,在六四論壇上發言,淡化中央鎮壓八九民運的罪責,只說手法上是[有啲(些少)問題],同時醜化民運領袖之一的柴玲,說她是「走佬學生領袖」,質疑學生領袖們為何不可以理性方法解決,卻作出一個不應該有的決定。言下之意是學生領袖堅拒撤走,才導致血腥鎮壓。他又反覆區別本地生和內地生對六四事件持不同立場。港大有些內地生也發表與他大致相同的意見。

陳一諤的言論立即引起全城以至海外的強烈反對,首先是港大學生會幹事會與陳劃清界線,發聲明表示陳一諤言論不代表幹事會立場。中大學生會更發聲明表示「極度憤怒及驚訝」,批評陳一諤是「為劊子手開脫」。陳說要在六四期間赴美訪問王丹,王丹卻迅速發表公開信,証實柴玲是同王丹們最後撤離天安門廣場的,以此答覆了「走佬」的指責。陳一諤的指責是否反映他潛意識中認為柴玲當時該被軍隊射殺,但她竟「逃走」了,使他引以為憾?﹗

其實,陳一諤說要遠赴海外查問真相,只是一種緩兵之計,繼續不出席六四燭光晚會的推搪之詞。八九民運和六四屠城的史料和圖片,多得數不勝數,港大和許多的圖書館都可隨意找到,即使他當時年幼無知,以後也可很容易看到,倘若他真有求知求真的誠意,便不難明白當日的一切真相,何況他是在香港就讀中學的(即使香港中學的教科書沒有講授「六四」事件的應有內容)。

不過,陳一諤就讀的是被視為左派學校的沙田蘇浙公學,雖然有大量左派學校學生也支持中國民運,參加紀念遊行和六四燭光集會,但陳一諤卻表現出接受「愛國」思想主導,難以客觀虛心地求真求實,並不足奇。據2月8日《蘋果日報》報導:在今年二月競選港大學生會會長時,學生會刊物《學苑》出特刊,批陳一諤是左派學生,並列出他與親中組織香港菁英會一位主席王耀瑩有聯繫。(此外,香港部份傳媒也指陳一諤是「隠形左派」。)

至於許多來港升學的內地生,以前在內地所受的「愛國愛黨」教育薰陶,對八九民運和六四屠殺的官方歪曲可能深信少疑。而且,他們之中有些人家庭經濟在改革開放中獲益致富,本人得以來港升大學,也可能多少存有感謝國家甚至執政黨的情意結,他們在投票選學生會會長時,曾一度較多人投給陳一諤,部份原因也可能與此有關。

實際上,上述情況並不只是香港大學才會有。據浸會大學《新報人》在四至五月間訪問了本港8所大學近800名本地及內地生,發現381名本地生與388名內地生對六四看法有分歧。五成六本地生認為,中央領導層須為六四事件負上最大責任,但只有三成六內地生持相同看法,逾兩成二更認為學生領袖及學生應負最大責任,而本地生則只有9%。

此外,對於中央政府應該使用武力驅散學生這個問題,不同意的本地生有70.6%,內地生有45.1%,持中立的本地生有22.6%,內地生有40.7%,同意及十分同意的,本地生有6.8%,內地生有12.6%。(引自今年5月22日《明報》)

然而,香港大學學生富有民主自由運動的傳統,保釣、中文運動、反貪汙捉葛柏、金禧事件、八九民運等,港大學生都積極參與,這一次,負責監察學生會的評議會眼見陳一諤當上學生會會長後所發表的言論引發社會上的廣泛反感,為了避免他繼續影響港大學生會的聲譽及對同學造成分化,起先是要求他就六四言論公開道歉,否則不排除採取進一步行動。結果陳一諤只就言論對同學帶來的影響致歉,而非就其六四歪論道歉,且堅持自己言論並非不理性。

為了重申港大學生對六四的立場,學生會舉行有關平反六四的全民投票。結果有效票1991張,其中1843票(佔92%)贊成平反六四議案,反對僅79票,棄權69票。這又一次表明港大學生是堅守一貫的立場的。

接著,在得到足夠學生會會員簽名支持後,啟動了罷免會長的機制,結果有1592票贊成,949票反對,114票棄權,通過罷免陳一諤會長職。

但保皇黨的曾鈺成卻力撐陳一諤說,「任何人提出與主流意見不同的說話,是否就要遭圍剿或口誅筆伐,令他做了學生會長亦要下臺?」<<大公報>>也刊出文章支持陳一諤。

這些都使陳一諤的「隠形」更加曝光了﹗而曾鈺成這幾句話也証實:陳一諤對六四的立場和意見,並非港大學生的主流意見,亦即是不能代表大多數同學的,他對血腥鎮壓民眾的統治者罪行輕描淡寫,對被壓迫的民運領袖卻橫加指責,如果不起而揭穿、反對就會被視為默認其正確,讓他一直欺騙大眾,曚蔽歷史真相;這怎能對得起六四死難者、受害者?

曾鈺成本人也發表謬論說:「六四下令軍隊進城開槍的是鄧小平。同時,他是開放改革的總工程師。平反六四,是否動搖了他?」這就是說,因為鄧小平主張改革開放有功,就不應平反六四,以免「動搖了」鄧小平。這個歪論徹底否定了平反六四的合理訴求,因為平反六四就會「動搖了」鄧小平的聲望「功績」的,這比「因噎廢食」還要遺害無窮﹗

同樣的歪論又出現在特首在立法會的答問中:「香港人對六四的感受和看法我是明白的,但事件至今己經多年,其間國家各方面的發展均得到驕人成就,亦為香港帶來經濟繁榮,我相信港人對國家發展會作出客觀評價。」而且,他表示他這個意見是「代表香港人整體的意見。」這顯然是強姦民意,正如吳靄儀議員所批駁的:是否認為只要經濟搞好,帶旺香港,便可不承認殺人。又是否為分享利益,便埋沒良心,見利忘義?這確是一針見血的指責。

他的一再失言,引起全體民主派立法會議員的反對,聲明他的意見不能代表他們,然後集體離場,以示抗議。事後他在記者會上公開道歉,但「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有如水己潑在地上,便「覆水難收」一樣了。

其後謬論愈來愈荒唐無理。香港青年發展網絡召集人呂智偉在城市論壇中批評支聯會副主席李卓人當年帶到北京「派錢」令事件完全變質。擔任主持的謝志峰當年在北京採訪,他隨即指出,華東水災時,港人也送錢到內地賑災,批評呂的言論是對歷史「麻木」,違背史實。司徒華亦指帶錢上京是為了送帳幕給天安門廣場露宿的學生,呂的言論是無良知。呂智偉這番言論表現出他的冷酷無情,同時向統治者獻媚,甘願為虎作倀,歷史將會對他作出公正的懲罰。

事實上,李卓人當年帶款援助學生們,正代表了港人對北京靜坐同胞的同情支援,與當時150萬港人的支持民運大遊行相配合,兩者都是全港市民意願的反映。

而更有害的不只是言論上扭曲歷史真相,而且是民建聯、工聯會等在立法會反對平反六四的議案,以致這樣的提案一連十一年都遭這些保皇黨否決而不能通過。工聯會立法會議員潘佩琴還要強詞奪理地說:「現在還執著20年前發生的「小風波」有什麼意義…,國家當年這樣做一定有她的原因」(意即有理由)。這個「小波浪」比中共中央後來攺稱的「六四風波」更加平淡。但港大民調最新調查結果,61.2%受訪港人支持平反六四,創回歸後的歷史新高。這項民意顯示,民建聯等議員的反對平反,是違背大多數港人的意願的!

以上從陳一諤到曾鈺成,再到呂智偉等人有關六四的言論,反映出他們為了討好北京,便不惜扭曲六四鎮壓的歷史真相,堆砌諸多藉口去否定平反六四的合理訴求,抹煞了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的進步性和必需性,損害了六四死難者、受害者及其家屬的應有賠償權益。歷史將來定會算清這些賬的。

2009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