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恐怕是中國經濟最困難的一年」
—— 析溫家寶的「直言」
張開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前在人大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首先宣稱: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
——經濟建設跨上新台階。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4.66萬億元,比2002年增長65.5%,年均增長10.6%,從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全國財政收入達到5.13萬億元,增長1.71倍;外匯儲備超過1.52萬億美元。
——全國糧食連續四年增產,2007年產量超過1萬億斤。
——國有企業、金融、財稅、外經貿體制和行政管理體制等改革邁出重大步伐。開放型經濟進入新階段。2007年進出口總額達到2.17萬億美元,從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
可是,在會議後召開的記者會上,他卻直言:「今年恐怕是中國經濟最困難的一年。中國經濟目前最大的困難是物價過快上漲和通貨膨脹的壓力,今年要把消費物價指數控制在4.8%左右並不容易,而且受美國次按危機影響,美元貶值、石油價格居高不下、世界股市大幅震盪,令溫總對世界經濟特別是美國經濟深感憂慮。」「難在什麼地方?難在國際、國內不可測的因素多,因而決策困難。」(1)
這是十分矛盾的:既然經濟上已有那麼重大的成就,卻反而出現了經濟上最大的困難。他說「決策困難」,就表現了執政黨的施政低能;如果指稱是物價過快上漲和通貨膨脹,那也是政策上有失誤,表明中共所倚賴的「宏觀調控」,大體上是失控和低效,是中共全面推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路線所造成的結果。市場經濟必然產生通貨膨脹和物價高漲,不受官方的宏觀調控政策所左右的。
通脹和物價颷升
具體就物價來看,國家統計局局長謝伏瞻1月24日公佈,內地去年全年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增幅為4.8%,創下自1997年至今11年的新高。而GDP(國內生產總值)則連續五年保持雙位數增長,去年增幅達11.4%。不過,內地民眾質疑CPI報假數,同時抱怨GDP每年都在漲,幸福感在07年則整體下降。
謝伏瞻在記者會上表示,食品、居住價格上漲是拉動價格總水平上漲的主要原因,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2.3%、居住價格上漲4.5%,70個大中城市的樓價則上升7.6% 。
不過,官方公佈的數據,無論食品或房屋的價格加幅,與市民的實際感受相差太遠,因此受到質疑。
據《明報》記者報道:物價持續上升問題,在過去一年來一直是中國百姓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明報》記者在兩會期間調查了解到:北京各社會階層中,由藍領到白領、由打工仔到老闆幾乎都對過去一年物價飛漲憂心忡忡。(2)
進入2008年,《文匯報》據《上海證券報》3月29日消息,國家統計局最新發佈的宏觀經濟景氣指數預警信號圖顯示,從去年9月至今年2月,宏觀經濟已連續六個月偏熱。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消費品零售總額、居民可支配收入等經濟指標則處於偏熱狀態,而財政收入更處於過熱狀態。據悉,1至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8.7%,創下自1996年以來的月度新高。(3)
國家統計局官員在2月19日稱,1月份食品價格急升18.2%,其中豬肉漲幅幾達五成九,是導致CPI大漲的主因;肉禽及製品,以及油脂價格漲幅均在三、四成;鮮菜價格上升13.7%,鮮果價格漲10.3%。(4)
北京經濟學家仲大軍在接受《蘋果日報》電話採訪時指出,統計局公佈的居民消費物價指數(CPI)數據不足以反映中國實況,實際上,這兩年中國普通民眾感受到的CPI,已經超過兩位數的水平,令人回想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六四」風波前的情形,所不同的是,當年的通脹主要是國內 原因所致,今天中國已成為世界經濟一部份,通脹原因更為複雜,結果也更難預測。
仲大軍指,國外熱錢大量流入是通脹的重要原因,僅去年就多達約5,000億美元,「但中南海所依仗的所謂主流經濟學家們,抱殘守缺,對人民 幣升值過於政治化,導致熱錢越滾越多,當局要不斷發行人民幣去應對,這樣情況,物價能不上漲?通脹能不加速?」(同上報)
《文匯報》在3月16日進一步報道:廣州市物價局3月14日發佈2月份廣州物價簡報,數據顯示食品類價格再度衝上新高,同去年同期比漲23.2%,創下近13年來單月最高漲幅。而2月食品類價格環比上月上漲11.4%,肉禽及其製品價格環比上月上漲11%,同去年同期比上漲41%。
同日的《文匯報》又報道:近一周以來,廣州市不少油站陸續出現柴油供應緊張的局面,部分油站甚至已「斷炊」多日。同時,湖北武漢市柴油供應緊張,導致該市58輛巴士被迫停駛。
面對著人民這種困難,政府工作報告許諾:在居民收入和消費方面,努力增加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居民收入。調高最低工資標準;基本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四次提高重點優撫對象的撫恤補助標準,統籌解決退役軍人實際困難。同時,重申要「防止價格總水平過快上漲,是今年宏觀調控的重大任務。」但「宏觀失控」或至少是很少效果,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在高通漲、高物價的時候,最受打擊的自然是廣大市民!官方許諾的增加居民收入,就算略為增加,無論如何也遠追不上通脹和物價的颷升速度。何況,中共還要更加推行市場經濟,則通脹和物價便會繼續颷升。
社會分化 貧富懸殊 鬥爭頻密
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副產物,就是社會向兩極分化,貧富日益懸殊。據2月中出版的《瞭望》周刊載文指出,中國的基尼系數高於所有發達國家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正處於中國的歷史高點。中國居民收入差距已超過合理限度。根據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數(貧富差距程度)已由改革開放前的0.16上升到目前的0.47,不僅超過了國際上0.4的警戒線,也超過了世界所有發達國家的水平。若以城市最高收入組與農村最低收入組比較,更是高逾20倍。
一方面,私營經濟的蓬勃發展,更壯大了中上層資產階級的勢力。
據統計,目前中國的這類新階層人士約有7,500萬,主要由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自由擇業知識分子組成,作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者,他們掌握或管理著10萬億左右的資本,他們的份量舉足輕重,對稅收的貢獻佔全國三分之一,預計到2010年,將達50%; 進出口貿易總額的貢獻40%;出版發行的貢獻69%;有65%的國內發明專利和80%以上的新產品來自中小企業,其中95%以上是非公企業;就業方面,民營經濟吸納就業量佔90%以上。(5)
在今年的全國政協委員名單中,有超過60名新貴私營企業老總當選全國政協委員。他(她)們經濟實力日益強大,政治訴求也增加。例如對今年初實施的《勞動合同法》,其中有些人(如前女首富張茵,她的玖龍紙業集團是特別殘酷剝削工人的, 從而建起她的首富地位。)便發言抨擊,要求修改對私企不利的條文。他們是中國市場經濟全面發展的主要獲益群體。
但另一方面,則是越來越多的人民貧困化。他們面對著日益颷升的通脹和物價,生活日益困難,被迫要節衣縮食,怨聲載道,不滿大增,有些人更怨憤得走到自殺。例如,《明報》記者報道:臨近農曆新年,內地通脹情況加劇,日前更首次發生疑因物價太貴而「逼死人」慘劇。廣州一名中年男子前日下午從越秀區一個高檔住宅區高樓跳下自殺身亡,跳樓前更大叫:「漲價太快,我受不了!」(6) 由此可以想像:通貨和物價越是颷升,人民的怨憤將越會加劇!
關於人民對中國現狀(特別是對官方)怨憤的普遍化和激烈化,筆者在去年10月曾寫了《民怨民憤遍地浮現》一文,加以評述(刊於本刊上期,即總第223期)。後來據外電報道,中國近幾年來已引發了40萬宗社會衝突鬥爭,單在2007年,便引發了10萬宗,平均每天約引發274宗。
在物價日升,生活困苦的打擊下,中國工人為爭取改善待遇的鬥爭也日趨激烈,勞資紏紛的數量大增。僅據全國總工會屬下的企業調解委員會統計,2007年全國的勞資紏紛約高達40.6萬件,這還不包括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和司法系統的統計。全總的副主席張鳴起透露,近年的勞資紏紛案數量急劇上升,每年增長速度超過20%。(7) 由此可以反映中國社會不安的加劇,政局的更加動盪。
中國廣大人民除了奮起進行鬥爭,以對抗社會不公,爭取本身權益之外,有一部份人還要利用法律手段,寄望於法庭能公平解決爭議,於是多年來爆發了不斷的上訪潮,逐級投訴,直至上京告狀。但即使抵達北京,也很少人得償所願,而且多遭原地當局派人從北京帶回家鄉。不過,形勢已在逐漸變化。據3月1日《明報》報道:兩會舉行前夕,內地數萬訪民(上訪民眾)通過維權網站聯署「還訪民權利與尊嚴」公開信,向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陳情,呼籲「還訪民權利與尊嚴」,要求依法批准訪民成立「互助自救會」,准許創辦陳述冤情的網站、報紙與刊物,並要求廢除勞教制度,釋放被無辜關押的上訪者及中止打壓上訪行動。公開信表示:目前上訪民眾人數已逾千萬,而最近「維權網」公布的一份民間調查報告—《血淚上訪路—上訪調查報告》,詳細列舉了有關迫害上訪群體的情況,其中有約四成的上訪者遭到拘留勞教與毆打,而3%曾被關進精神病院。
這項發展顯示出,上訪民眾已從個別行動,孤立無助,逐漸走向團結互助,共同聯合鬥爭—縱然這還是個好的開始,仍未全面化和顯著奏效。
當局的對策
中國政府在申辦08年奧運時,曾許諾改善人權狀況。但在最近仍無理地重判維權人士胡佳3年半徒刑,僅僅是因為他發表了評論文章,便再遭文字獄之災。據《明報》列舉的又有:07年10月初杭州異議作家呂耿松被捕、北京拆遷維權人士葉明君被拘留、維權律師李和平遭毆打、維權人士楊春林因幫東北失地農民,組織上萬人在「要人權,不要奧運」的公開信上簽名而被捕,維權律師騰彪3月初遭秘密扣押兩天後才獲釋。(8)
中國監獄囚禁著大量的政治異議人士,其中因六四事件而被囚禁至今的便仍會有約一百人。據3月30日《明報》報道:1989年任香港美商會主席的康原(John Kamm),1990年起透過他在內地經商建立的人脈關係,開始從不同途徑蒐集六四事件中被扣押人士名單,並展開漫長對話之旅,19年來曾接觸數以百計民運人士。他估計,目前仍有60至100人因六四事件被關押在牢獄。
鑒於官方各方面的施政和政策已日益加劇人民的痛苦、不滿,造成日增的反對、抗爭,又為了緩解今年中國經濟的「最困難局面」,中國政府於4月1日公佈《國務院2008年工作要點》,從10個方面部署今年國務院的主要工作。北京的政情分析家指出,《要點》用了很大篇幅,強調抑制通貨膨脹 是今年國務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既承認了中國已進入全面通脹時代的事實,又給出了嚴控糧食出口等抑制通脹、避免通脹引發激烈社會衝突的具體辦法。
《要點》雖然強調要抑制通貨膨脹,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但同時卻要「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這種改革又必然要加劇通貨膨脹和物價高漲。而它的改善民生的辦法,則主要是「更加注重社會建設」;以及要「依法打擊串通漲價,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違法違規行為」,但這些行政手段是不足以阻止市場經濟漲價的規律運行的。
對於國內著名學者指明是造成民眾疾苦「總病根」的中共官僚獨裁政治體制,溫家寶在記者會上,雖然再次承諾推行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改革,表示為了國家的富強和社會的公平正義,「我願獻出我的全部心血和精力」;不過,他未回答記者追問的如何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只強調解放思想和改革開放將永不停止。這樣的迴避闡釋具體改革辦法,正正表明中共不會進行徹底的政制民主改革,不會把官僚獨裁政治體制改革成社會主義民主政制。唯有依靠廣大民眾的蠭起鬥爭,才能達成這種改變!
2008年4月4日
註釋:
(1) 3月18日《文匯報》
(2) 3月12日《明報》
(3) 3月30日《文匯報》
(4) 2月20日《蘋果日報》
(5) 3月9日《文匯報》
(6) 1月23日《明報》
(7) 3月15日《明報》
(8) 3月19日《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