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在今日中國

張開

 

筆者在去年4月,曾經撰文評論人大會議對憲法保護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的修正,「顯示中共要不遺餘力地推行資本主義,反映出中國的資本主義復辟正接近全面地完成。」並具體指出資本主義在中國的實際發展情況,表明中國還沒有全面恢復了資本主義制度。一年多以來的具體表現,仍在持續朝這方向發展中。

 

非公有經濟獲得大力支助和發展

 

國務院於今年2月24日發佈了《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了7個方面的重要政策優惠措施,清理和修訂限制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消除體制性障礙。具體的措施包括:

一是放寬市場准入,公平待遇。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入的行業和領域,並在進入壟斷行業、公用事業、基礎設施、社會事業、金融服務業、國防科技工業等領域明確了改革方向和措施。

二是改善金融服務,加大財稅支持。具體表現在加大各類銀行信貸支持力度,同時,亦將完善有關財稅支持政策。

三是發展社會中介服務,完善社會服務體系。

四是維護非公企業和職工的合法權益。

五是引導企業提高自身素質。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做強做大。......<1>

        在中共這樣大力支持幫助下,非公有經濟的發展更突飛猛進。在這之前,非公有經濟在行業分布上以輕工紡織、普通機械、建築運輸、商貿服務等領域為主,現已開始向重化工業、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等領域拓展。據統計,在40個工業行業中,非公有經濟在27個行業中的比重已超過50%,在部份行業已經佔到70%以上。

 

市場經濟的擴張

 

國務院在04年中,實施了《關於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就是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實行政企分開,減少行政干預。要按照“誰投資,誰決策,誰收益,誰承擔風險”的原則,改革投資管理方式,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營造有利於各類投資主體公平、有序競爭的市場環境。這是建立和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一項重要措施。在這樣盡力的推動下,市場(商品)經濟更加如虎添翼地發展起來。

        中國的市場經濟化進程,從以下的一份報告可具體見到。這份《2005中國市場經濟發展報告》,是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所承擔的國家社科研究基金重點項目和商務部委托研究的項目,對中國2002-03年的市場化進程進行了詳盡的分析。

        《報告》認為,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經濟在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諸多方面取得了新的重大進展:

第一,政府行為更加規範。

第二,經濟主體更加自由化。國有企業的公司制改革取得新進展;03年,非國有經濟創造的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69%。

第三,各種生產要素市場化程度顯著提高。勞動力流動明顯加快,招標、拍賣、掛牌出讓面積佔出讓土地總面積的比重由01年的7.3%增加到03年的28%,資本交易市場體系和規則日益完善。

第四,貿易環境更加公平。貿易主體多元化格局已經形成,進出口貿易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不斷減少。

第五,金融業對外更加開放、競爭更加劇烈,外資金融機構數量大幅增加,利率市場化加快。

《報告》認為:上述結果表明,中國市場經濟程度不但已經超過了市場經濟臨界水平(即市場化指數為60%),從總體上看毫無疑問地屬於發展中的市場經濟國家;同時,也表明中國加入WTO後的兩年內,已更深更廣地融入全球市場經濟體系。

        《報告》還對02-03年的市場化程度進行了測算。結果,02和03年我國經濟的市場化指數分別為72.8%和73.8%,高於01年的69%。<2>

 

私人資本的積累

 

私營資本家致富的手法之一,是勾結、賄賂官員或國企管理人員,以很低價格廉買國有資產。許多國企管理人員也利用職權,化公為私,侵吞國企財產。根據大陸官方研究機構的保守估算,國企資產每年流失約4百億人民幣,還有不斷上升的趨勢。近期懷疑侵吞國資的典型例子,是7月底被捕的新進富豪、格林柯爾董事長顧雛軍,他收購4家公司時,都以自己一手泡製的公司大幅度虧損為由,壓低收購價。<3>

        另一種手法是串通官員,利用當局實行土地出讓制度之後,經過協議的方式獲取大量土地的使用權,再進行房地產開發,最終成為富豪。“上海首富”周正毅是典型的事例。他被指通過違規手段,強迫遷拆民間房屋園地,奪得上海市中心“東八塊”的土地,炒賣土地,一夜致富,也因而被捕繫獄。<4>

        民間資本在市場經濟蓬勃發展中迅速積累、壯大,數量日益大增。單以浙江省溫州市為例,據人民銀行溫州市中心支行的調查顯示,2004年末的民間借貸資金規模為410億元。作為一種自發的民間資金運作方式,溫州民間資本規模超過了3千億元,民間融資已經成為當地部分中小企業取得流動資金和建設資金的一個重要渠道。<5> 全中國有2百多個直轄市和市,加上2千多個縣,全國私人資本的數額便難以統計了。但其總額遠遠超過國有資產現有10萬多億元,則是可以肯定的。

        由於民間資本的活躍,往往以高利貸的手法殘酷搾取中下層和窮人,溫州市政府要加強對民間融資的管理,規定個人借貸利率超過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同期、同檔次貸款利率4倍以上的,即是高利貸行為,其超過的高息部分不受法律保護;同時繼續對金融「三亂」保持打壓態勢,禁止開辦地下錢莊,控制互助會規模,打擊「拾會」等詐騙活動。<6> 由於民間融資的趨利性,「潛伏著較大的經濟風險和社會風險」,這是當局要出台上述規定的原因,也可見資本主義在這方面發展的危害性之一。

 

《物權法》的作用

 

《物權法》一方面重申了憲法中的規定:「國家維護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另方面又對憲法中規定的保護私有財產權,作出了詳細而具體的表述,以便有效地加強保護。在它關於所有權的一般規定中,第47、48、49條都將國家、集體和私人的所有權同列一起,相提並論,地位似乎是完全平等的。

        對於多年來時常發生的官民之間的紛爭,《物權法》新增了規定:「國家保護私人的所有權。拆遷、徵收私人的不動產,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給予補償;沒有國家規定的,應當給予合理的補償,並保證被拆遷人、被徵收人得到妥善安置。」「禁止以拆遷、徵收等名義非法改變私人財產的權屬關係。違法拆遷、徵收,造成私人財產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過,儘管有如此的規定,實際的結果仍然是弱勢平民敵不過財雄勢大者,尤其是黨政官員。被迫遷清拆所得的賠償,總是遠低於實際應有的價值的。即使可依法訴之於法院,但諷刺的是,僅僅在《物權法》草案公佈徵求全國人民意見之後,由8月11日起,被拆遷戶若要通過法院維護權益,將要先通過「政府仲裁」的關卡。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司法解釋稱,全國各級法院將不再受理當事人因不服拆遷補償安置協定而提出的民事訴訟,不滿徵地拆遷日後只能向政府機關申訴。有學者批評法院推出新解釋只為「減輕工作量」,並勢將會加劇社會矛盾。

        新浪網一篇評論文章批評,法院有關拆遷訴訟的解釋與以上(《物權法》草案)條文有衝突,更指出:「徵地拆遷主體多半是地方政府(或者有政府支援的發展商),被拆遷者對拆遷有意見只能到政府機關去申訴,政府豈不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與虎謀皮,公平、正義從何談來?」<7>

        這顯示出,《物權法》雖然對一般的私有財產明文予以保護,但弱勢平民僅有的一點物權卻得不到真正保護。

 

國有財產日益減少

 

北京至今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所謂「主體」就是主要部份。國務院研究室課題組解釋:公有制經濟不僅包括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還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佔優勢;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公有資產佔優勢,要有量的優勢,更要注重質的提高。我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資產總額2004年末比1997年增長71.9%,達到10.16萬億元;實現利潤增長11.4倍,達到5312億元。另一方面,目前全國經濟增量的一半以上來自非公有制經濟,城鎮新增就業崗位90%以上是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企業提供的。<8>

        中共要對國企實行改革,理由是要創立新的制度,以革除制度弊端和缺陷,即是在大型國企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即股份制,讓境內外民間投資者買入國企股票,成為國企的股東,共同過問國企的經營管理,等於部分地把國企變質為私營企業;或者是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參股的混合所有制;對於其他的大中型國企進一步做好政策性關閉破產工作,到08年全部解決大中型困難國企退出市場,即把這部分國企完全消滅;對中小國企則採取多種形式放開搞活,即放棄它們,讓它們自生自滅。據國資監管會主任李榮融在今年6月中說:全國一半以上需要退出市場的國有大中型困難企業和資源枯竭礦山已關閉破產,目前,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共有15萬戶,其中中小型為14.7萬戶。這即是說,大型國企只有3千戶。

        在李榮融如此表示之前不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清泰便已透露:國有企業正面臨第二次改革,大方向將會是整體上市,而非現行將優質資產分拆上市的做法。他預計未來國有資本佔內地生產總值的比例將逐步減少,將由目前的約1/3降至20%,惟未有披露時間表。<9> 這不會只是他個人的意見,而會是官方立場的反映。托洛茨基認為,前蘇聯成為工人國家(雖然是墮落了的)而非資本主義國家的重要條件,是她的國有財產制。從這個觀點看來,如果中國的國有財產制(加上集體財產制)已不再佔優勢的主體地位,則構成中國為工人國家的重要條件也會被淡化,因而會被認為已不再是工人國家了。

        既然國有企業要減到如此少的比重,則它同集體經濟等合成的公有制經濟,又怎能擁有量的優勢,繼續佔主體地位呢?而由於民間私有資本日益雄厚,加上外資湧入,已有資金可用合資、收購等方式佔有國有經濟(只要當局「放開」的話),使公有制經濟原有的主體地位逐漸為私有制經濟所取代。

 

從官僚式「計劃經濟」到宏觀調控

 

        中共在新中國建立後不久,曾推行它所稱的「計劃經濟」,由於那只是由官僚制訂、控制、管理,而非全體勞動生產者民主地制訂、經營管理,尤其是政府的政策措施時常錯誤(例如推行大躍進、大煉鋼、人民公社化等等),導致經濟發展緩慢,有時甚至倒退。在改革開放後,中共把這種結果歸咎於計劃經濟原則,而改為「宏觀調控」,但由於資本主義勢力的迅猛發展,有它自己的發展規律,不受當局的宏觀調控指揮,多年來更出現經濟「過熱」的結果,官方要「調控」也難以如願。這反映在《文報》記者和新華社如下報導中:

「今年以來,國內宏觀經濟形勢比較紛雜,既有重新反彈的壓力,又有過度回落的危險。(具體的表現是:)

1. 固定資產投資、消費及出口三大需求均未減速,今年經濟增長約為9%;

2. 1-5月份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仍保持在26.4%的高水平上,反彈壓力大;

3. 房地產投資依然過熱,在強硬的宏觀調控政策下仍增長24.3%,而前4個月在建施工項目個數多達8.6萬個,計劃總投資10萬億元,在去年同期增幅40.5%的高基礎上仍然同比增長26.2%;

4.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急劇下滑,4和5月僅為1.8%;

5. 5月國內工業企業利潤增幅放緩,比去年同期下降27.9%;

6. 信貸增長持續低迷,困擾工商業的增長。」<10>

 

前三項是“重新反彈的壓力”,後3項是“過度回落的危險”,這些表現了投資、經營的無計劃性,將產生出生產方面的無政府狀態,或多或少地像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一樣。

中國的投資和生產缺少計劃性,還反映在銀行近3年來借給非國有企業近3萬億元的貸款上面。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系會常務副秘書長王建說:「有關統計顯示,在2004年的總投資中,65%來自非國有投資主體。2005年一季度,它的投資比例繼續攀升至71%。貸款被非國有企業拿走,如果他們的投資出了問題,產品賣不出去,貸款還不了的時候,政府不可能再像當初那樣拿錢去維持,企業不得不倒閉。倒閉就會牽涉到國家的銀行體系,這樣就可能使生產過剩在全國範圍內蔓延。

「未來幾年,中國可能要首次面對生產過剩問題,這是對中國政府實施宏觀調控的新挑戰。」

王建說,收入分配的差距導致了相對的過剩,要解決過剩問題當然應該從解決收入差距入手。但是解決收入差距絕對不是一兩天的事情。<11>

        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近日更指出:上半年以來,一方面,GDP增長高達9.5%,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仍居高不下。另一方面,銀行貸款規模收縮、工業企業利潤增幅驟降、產成品庫存過快增長、CPI(消費品物價指數)降至2%以下,又令人擔心經濟已出現「冷」的跡象。(這種產品滯銷,是經濟開始蕭條的現象之一。)

        因此,他提出宏觀調控要注意「雙防」,既要堅決防止盲目投資等不健康、不穩定因素出現反彈,經濟出現大的起落,也要防止經濟增長出現慣性過度回落。

        但就在報道這談話的同一天,又有報道國務院日前發佈《關於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其中規定,政府對外商投資項目只核准「項目申請報告」,毋須再審批。<12> 這亦即表示,外商今後即使是「盲目投資」,也不需中國政府「再審批」阻止,而只是依報告「核准」,這又怎能加以「堅決防止」呢?

 

外商在中國的投資

 

        中國允許外資公司在中國市場以前所未有的規模進行投資,在90年代,北京允許新的外資獨資趨向,從中外合資轉向外資獨資;現在,外資獨資公司佔了中國外資投資中的65%,他們主導了市場,在04年,外資企業的產品佔了中國企業出口的55%,並主導了高科技出口行業,中國已成為美國高科技產品的主要市場。<13>

        為了吸引外商直接投資,中國採取優惠政策,例如在稅收方面,目前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名義稅率為15%,實際稅率是11%;內資企業名義稅率是33%,實際稅率為23%左右。後者比前者的實際稅率高一倍。同時,還可不必受制於地方政府的政策和規管。而且,據內地報章報道,這些「外資」中去年約有1/3是國內資本回流形成的假外資,回流目的是要享受到外資才能享有的一系列「超國民待遇」。因此,內地報章最近已呼籲國家取消外資這些優惠。

        中國目前吸收了外商直接投資的存量達21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231億元)。而據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表示,在華外商獲利豐厚。據初步統計,從1990到2004年,境外投資者共匯出利潤約2500億美元。調查表明,目前在華獲准設立的50多萬家外商企業有2/3實現了盈利。曾培炎還表示,目前外商投資企業工業增加值佔中國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已經超過1/4,繳納稅收佔全國稅收的比重達到1/5。<14>

        而據《香港經濟日報》9月17日報道:近年外資企業報稱虧損的比率高達5成。有稅務部門官員認為,有三分之二報稱虧損的外資企業,並非真正虧損,而是為避稅製造出虧損的帳目,估計每年因而流失的稅款達300億元。

 

資本主義的意識及其表現

 

在中國經濟日趨於資本主義化的時候(雖然還沒有完全恢復了資本主義),社會上的個人意識和行為也趨於「資本主義化」,人們和機構爭相追求財富,唯利是圖,官員化公為私,並與商家勾結狼狽為奸,爾虞我詐,損人利己。具體的重大事實是:

        一,不顧工人生命健康,雖然生產條件惡劣,安全設備缺少,致使工業生產很不安全,廠主仍迫令工人工作,以致每年有大量工人傷亡、殘廢。最近廣東省興寧煤礦事故,就是新的典型顯例:地方官員收取礦主金錢,容許後者強迫工人下井掘煤,雖然明知井下已有漏水,專家也警告有塌陷發生。結果出事,123名礦工罹難。這個事故只是冰山一角。又如山西省濫挖煤礦,有7分之1土地懸空,塌陷危機威脅著數千萬人民。全國各省都有這種隱憂。<15>

        二,資本家只顧自己謀利,不理生態環境遭受污染破壞,在生產中散發出有毒空氣,又不先處理工業毒氣、廢液和污水,便把污水等流入江河,使周邊及下游的居民不得不飲用。

        三,生產和銷售大量假冒偽劣有害食品,使用高毒農藥,農產品產地用污水毒水灌溉,用違禁的工業原件加工食品或漁農產品(如最近由傳媒揭發出來的出口漁產品)等等,損害人民健康。

        四,當局實行「醫療改革」後,公共醫療機構高收費,賣貴藥,損害民眾利益。調查顯示:這使得5成病人因無錢而不能求醫,3成需留醫病人無力住入醫院。農村病死兒童有一半是失救的。

        五,大中小學亂收費,10年刮了2000億元,單在03年就違法多收了21億元以上(《青年時訊》近日報道:中小學教育在去年成了10大暴利行業的次位,僅居於房地產業之後;醫藥業也名列第8;某些學校領導私吞收費,搖身變成富翁)。<16>

        資本主義的趨利性,把人們浸在它的冰水中,變得冷酷無情;許多人憎貧喜富,見利忘義,為圖利不擇手段。內地報章揭露的如下兩則見死不救事例,前一則被內地網民批評為「沒有人性的社會」的反映:

        其一是:遼寧省東遼縣一水庫日前發生遊客溺水事件,岸上數百圍觀者見死不救,有人開價500元人民幣才下水救人;有見義勇為者曾打算下水救人,但水庫方面卻收回他已穿上的救生衣。眼看落水男子溺水身亡浮屍水面數小時後,悲慟的家人懸賞500元撈屍仍無人回應。最後有路過的殘疾人下水,才將在水中漂浮了數小時的屍體打撈上岸。<17>

        其二是:河南省一名十五歲少年日前不幸遇溺,在場十多名公安說因不懂游泳而束手無策,其他人士又因少年的家屬未能付四千元「救人費」而不肯救人,少年最終溺斃。<18>

        另有一則報道說,上千人以看熱鬧心情圍觀一名要跳樓女子,也顯現出現時中國社會充滿冷漠、殘忍而亳無同情心的一面。《文匯報》9月19日刊出《華商晨報》18日消息:望遠鏡、凳子、餅乾、礦泉水......有人為了看跳樓,用上了看明星演唱會的裝備。昨日,一女子在瀋陽市北三經街一爛尾樓上欲跳樓。在女子滯留高空的6個多小時裏,上千人圍觀,三經街交通一度受阻。最後,消防員才把她救了下來(但圍觀者卻無人嘗試過去救她)。

 

貧富日益懸殊

 

中國走回資本主義的另一巨大惡果,是造成社會不公,兩極分化,富者越富,貧者越貧。

        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目前反映貧富差距的基尼系數為0.45(國際標準為0.4或以下),佔總人口20%的最貧困人口在收入或消費中所佔的份額只有4.7%,佔總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佔收入或消費的份額則高達50%。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近日發表的報告警告說,中國居民的收入差距目前已達到第2嚴重的「黃燈」警戒水平,今後5年內若不採取有效措施,將惡化到「紅燈」危險水平。<19>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一名所長蘇海南也表示,中國貧富懸殊已經遠遠超過國際警戒線,達到危險水平。自從2003年以來,收入差距還是急劇加大。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預測,中國城市居民人均所得將在今年內超過人民幣1萬元/年。但去年,中國農村居民年均所得只有2936元。前者不僅高出農村人民幾倍,還每年以8-9%的速度增長,而農村人民的收入增長速度只有4-5%。

        《文匯報》同時刊出內地傳媒早前報道過這樣的貧富懸殊衍生出極端的社會現象:在廣州有一名女大學生,因赤貧而到垃圾桶尋找食物。但瀋陽一個國際美食節中,有人將價值20萬元的「滿漢全席」展出3天後,當垃圾倒掉。令人震驚的是,全國每年在餐桌上倒掉的剩餘飯菜價值高達600億元!<20>

        國家在徵收個人所得稅方面,十多年來都是不公的。事實上,薪資階層(這應該是中下階層特別是基層的代名詞──筆者)是內地個稅的主要來源。據統計,內地在2004年徵收到的1700億元(人民幣,下同)個稅,65%來自薪資階層;至於高收入者則由於收入來源多元化,享有多元扣除,逃稅和漏稅現象較多,因此造成不公。中共高層對這些情況當然很清楚,也警惕會引起社會的動亂。因此,最近提出了個人所得稅修正案(草案),主要修訂內容是:

   ● 由月薪800元調高至1500元,即月薪1500元以下不用納個稅;

   ● 首階段要求高收入者定期自行報稅;

   ● 不報或不實報稅者,處以少報稅款的50%至5倍作罰款,構成犯罪者追究刑責。

官方估計這樣的修訂其實是很保守、低效的,民間已認為免稅額仍然過低。修訂後的新例提高至1600元,施行首年,全國個稅收入將減少200億元,目的在於令不少基層民眾減少稅務負擔,縮小貧富差距,「構建和諧社會」。這樣的目的顯然是絕難達到的。即使低收入基層民眾減免了稅款,但與高收入的少數人之間的貧富懸殊仍會有增無減,社會矛盾更趨尖銳化。

 

反私有化的鬥爭

 

        中國的走向資本主義化,公有制經濟的「民營化」(私有化的美麗修辭)和醫療改革等,給人民帶來生活及醫療等費用高昂、失業下崗、賤價收地、強迫拆遷......的痛苦,更加激發起民怨民憤,抗爭更加頻繁、激烈,而且群體化。這從官方的如下數字可以看到:

        在7月中旬舉行的全國政協常委會會議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周永康不無憂慮地指出,群體性事件已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突出問題。數據顯示,群體性事件出現的次數,由1994年的一萬多起大幅上升至04年的7萬4千多起,十年間增加了6倍以上。參與人數同期由73萬人次躍升至376萬人次,規模增加四倍以上。<21>

民間抗爭的壓力,也激發起傳媒和社會人士對國企產權改革等的大討論和質疑。據姚中秋(北京九鼎公共事務研究所研究員)寫的《中國正清算市場化?》一文指出:去年夏天朗咸平與顧雛軍之爭,引發大規模的國有企業產權改革大討論。朗咸平自豪地宣稱,在網絡上,95%的民意都支援。這種民意的基本取向,就是反對民營化改革。人們普遍將國有企業產權改革中存在的種種問題,例如「國有資產流失」、官員腐敗,歸咎於民營化本身及貪婪的民營企業家。

        教育領域的市場化改革,同樣成為輿論攻擊的靶子。而最近輿論談論最多的是醫療市場化改革的失敗。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正式報告的結論稱,「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醫療衛生體制......暴露的問題更為嚴重。從總體上講,改革是不成功的」。這也就是說,失敗的。

        事實上,否定市場化改革方向的意見,從去年年底開始已在衛生部官員的多次內部講話中出現。大約在今年六月,衛生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劉新明在一次公開會議上宣稱,市場化非醫改方向。<22> (這反映出民間反對醫療改革的壓力的強大!)

        但是,制訂重大方針政策的大權,一直都握在中共的最高領導層手裏,而全國人民(包括生產者、消費者)都沒有權。只當民眾的抗爭力量充分發揮、奪回自己應有的國家權力、廢除了官僚專制獨裁的時候,才能從根本上改正當局的各種錯誤方針政策,維護群眾的權益。

 

2005年10月18日

 

註解:

<1> 引自2月28日《文匯報》。

<2> 轉引自8月15日《人民日報》曾學文文章。

<3> 8月17日《蘋果日報》載《中國經濟時報》報道。

<4> 同上。

<5> 8月21日《文匯報》。

<6> 同上。

<7> 8月13日《蘋果日報》的轉載。

<8> 8月8日《人民日報》。

<9> 5月30日《文匯報》。

<10> 7月14日《文匯報》。

<11> 8月2日《文匯報》。

<12> 9月12日《文匯報》。

<13> 見3月29日《文匯報》《百家廊》載俞揚的《中國,誰的經濟在崛起?》一文。

<14> 9月9日《文匯報》。

<15> 8月28日《明報》。

<16> 分別見04年2月21日和9月3日《明報》。

<17> 7月19日《蘋果日報》轉載《河南商報》/搜狐網報道。

<18> 7月18日《明報專訊》。

<19> 9月20日《明報》。

<20> 8月24日《文匯報》。

<21> 7月25日《蘋果日報》何洋文章。

<22> 8月17日《蘋果日報》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