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第三世界的和平、全球正義和團結而奮斗

        --記第二屆亞太國際團結會議

                         仲明

 


       反全球化引發的反思

    早於去年九一一事件之前,世界經濟已是不怎麼“繁榮” ,而背後隱藏的問題與危機早已是不單只反全球化力量才看得到。全球資本主義不穩定、金融危機爆發的勢頭,斷威脅全球的政治經濟格局。

    在全球的範圍內,貧困與不安全問題正在上升,世界絕對貧困人口已經從7、8年前的10億增加到現在的12億,所有第三世界的貧困率與收入不平等都在增加。世界銀行、基金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提供的數據顯示,工業化國家與30多個最窮國家的人均收入相差至少74倍,世界上最富有的三個人的財富超過60個窮國國民生產總值的總和。

    在這樣的背景下,第二屆亞太區國際團結會議在雪梨市召開,會期由3月29日至4月1日。合共有30個國家或地區的政黨成員和政治活躍份子出席該次會議。會議的主題是:「為第三世界的和平、全球正義和團結而奮斗」。

    登記出席會議的人數超過750人,當中主要來自澳洲各地的左派政治團體的成員,特別是社會主義聯盟屬下的7個政黨和政治團體。

    其他國家的,則主要是來自亞洲,如東亞的南韓、西亞的土耳其、南亞的印度、東南亞多個國家等。其他的計有北美洲、南美洲、非洲、歐洲、以至北歐地區等。

    在4天的會議中,合共舉行16場主題研討,另外還舉行了超過100個專題工作坊。

    部份主題研討是關於個別國家的鬥爭。例如:南非的多名代表分別就「從解放到後自由主義?南非群眾運動迷失了方向嗎?」作深入的闡述。而巴基斯坦的數名左翼政黨代表則就「巴國左翼為和平和正義的鬥爭」發言,陳述他們在「反恐怖戰爭」籠罩下的艱苦經歷。另外,亦有阿富汗革命婦女組織的代表報告在塔利班政權統治下的婦女狀況,以及現時所面臨的挑戰等。

    當然,大部份主題研討均與「九一一」事件後的世界局勢、反全球化(或稱全球正義運動)、反戰爭等有關。

    新的世界矛盾正在反全球化運動中孕育。這個全球矛盾其實不是別的,根本上仍然是窮人與富人的對立。但這個矛盾的各種表現形式,諸如社會抗議、貿易爭端、民族沖突、宗教對立等,在全球化加速的情況下,未來世界的沖突主要表現為資本的統治、技術的統治與少數集團、少數國家的統治,亦即在全球民主欠奉的全球性統治。由此看來,新的世界矛盾與沖突自然不可避免。反全球化運動正好說明與預示這一點。全球化為未來世界帶來新的沖突與戰爭,包括世界範圍的沖突與戰爭。

    在台上發言及台下討論期間,均涉及到一個問題,就是反全球化是指什麼?

    全球化與反全球化恰似銀幣的兩面,如同全球化概念的模糊性一樣,反全球化對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理解的概念。它可以指對全球化的否定,對跨國公司、自由貿易、科技創新與國際經濟體系全球擴張的擔心,對全球化代表的新階段資本主義的反擊,對全球化加劇的貧富鴻溝、社會分裂、環境災難的不滿等等,不一而足。全球化與反全球化可說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當前的反全球化示威與論點涉及許多方面,但歸納起來,大多數人最集中關注的兩大問題是全球正義與生態環境的持續發展。

    有論者指出,資本的全球化當然是問題所在,但左翼運動中正要鼓吹的是全球工人大團結、外來勞工的權利、開放邊界、停止囚禁船民或難民等等。因此,有論者認為與國際資本的鬥爭應稱為「全球正義運動」,以包容形式多變的工人階級和群眾運動的反抗鬥爭。

    大會並沒有就這問題下結論。但這個範圍的討論可以從多角度檢視,使各地的左翼運動得以更深入討論「全球化」下的抗爭內容和動力。

    另一個引起一定關注的討論是鬆散的「反全球化」運動下的動力問題。反全球化已經成為一場“全球運動” 。近年來,全球範圍的反全球化運動不斷,一些重要的全球會議已經接連不斷成為示威者所稱的全球行動日。十分有趣的是,反全球化運動本身已經全球化了。反全球化運動的組成人士來自全球各地的聯合會與工會、環保組織等形形色色的非政府組織,有土著、社會主義者、性別平等主義者、甚至無政府主義者,他們為了共同的反全球化目標而走到一起。

     除了上述大規模的街頭示威外,網絡上的反全球化運動更加活躍。反全球化者通過網絡空間研究與討論全球化問題,在網絡中廣泛表達對社會公正與環境惡化的關注,協調全球反全球化行動,不一而足。反全球化的著名網站很多,例如《摧毀IMF》、《跨國公司監控》、《全球人民行動反對自由貿易與WTO》(Peoples' Global Action against "Free" Trade and the WTO)、《社會主義選擇》(Socialist Alternative);至於像國際綠色和平(Green Peace International)、世界自然基金(World Wildlife Fund, WWF)等環境保護組織都設有影響廣泛的網站。從九九年西雅圖開始的抗爭,一直至本年初在巴西榆城舉行的「全球社會論壇」,均凸顯一種情況,有人稱之「全球非官方組織的嘉年華」,亦有人說「反全球化」運動好像正走上全球非官方組織組成聯合工會的道路。筆者相信,左翼政黨該如何在這種運動中自處當然是極為重要的問題。國際資本的領導人尚且一年數次碰頭,那麼,這場自60年代末以來的最大規模的反資本主義運動的領導又在那裡呢?這倒是任何一個參與其中的左翼政黨需要努力奮鬥的方向。

          國際主義行動

    大會的進程也不是單口水花四濺的。3月31日早上,大會聯同社會主義聯盟主催一次抗議行動,前往雪梨市西面一個船民拘留中心,抗議澳洲政府的難民政策。為數超過500人的隊伍首先在附近的火車站旁集合,大張旗鼓,手持一個氣球,在一部開篷扡架的帶領下,浩浩蕩蕩向拘留中心進發。行程大約20分鐘,途中更行經一段高速公路,但沿途所見,除了兩部警車、兩名騎單車的警員外,便沒有其他執法人員了。與香港警方在遊行時如臨大敵的做法頗不相同。事實上,在拘留中心鐵欄外就是民居,街道對面的居民還走出來看熱鬧。若論「擾亂公眾安寧」,那數百人的口號聲、歌聲、演講聲,肯定不見容於香港的公安條例。更難以置信的是,當地的執法人員竟然讓示威者爬過圍欄,把帶來的氣球縛在鐵絲網上。

    這個拘留中心位置在市內,情況不算特別惡劣。另外有些是在內陸的沙漠地帶,那兒才真正算是沙深火熱。在大會舉行期間,就有數百示威者駕長途車到那裡扎營,期間更推倒鐵絲網,讓數十名船民逃了出來。整件事件成了國際新聞。

    示威群眾的國際主義精神令人佩服,他們的口號是:開放邊境、關閉拘留中心、全面協助船民等等。這些主張都與澳洲主流社會的意識完全相反,但他們還是要為船民的權利奔走。

    當天下午的主題研討之一正是:「毀掉那些堡壘!難民和移民的自由要全球化」。與會的一名美國代表講述美國政府在九一一事件後實施跡近戰爭時期的措施。數以千計的阿拉伯裔人被扣留調查。期間進行所謂的民族背景審查,更多的人被限制離開本州,有些人則被僱主藉機解僱。那位講者沉痛地指出:所有入境管制都是種族歧視的。我們要的是工人階級的全球化。

    回看香港,情況更加惡劣,同文同種的港人在內地所生的子女,也要一律遣返,製造更多的人間悲劇。政府輸了官司,還要來一招人大釋法,令這些悲劇不知要延續到何時。

    4月1日早上,從新聞報道得知,阿拉法主席被以軍圍困在辦公室內,情況甚為不妙。大會在得知情況後,臨時徵求數名各地的代表組成代表團,到雪梨市中心的以色列大使館,聲援在那裡舉行集會的巴勒斯坦群眾。就這樣,與南韓、印度、巴基斯坦、南非的代表匆匆乘車到達,只見過千民主人在使館樓下的街道集結,情緒相當激憤。雖然他們在鬧市的街道中佔用了一條行車線集會,但當地警方只派了很少的人員在現場維持秩序而已。我們在那裡拉開橫額,而南非的代表代大會向群眾致意、譴責以軍、聲援巴繼續鬥爭下去。

            大會決議

    大會的另一部份是專題工作坊,共有超過100個,筆者根本分身乏術,只能出席數個。來去匆匆,自然很難說深入認識各地的鬥爭。整體來說,這些工作坊為參加者提供各大洲的工人運動、群眾動員、組織狀況、動員策略等資訊,為下一步開展工作、經驗交流、建構國際網絡等起著一定的作用。

    最後,大會通過四項決議:

一、響應全球社會論壇的動員號召;

二、宣佈支持在印度召開2004年全球社會論壇;

三、於一年內在馬尼拉召開一次亞太地區的社會論壇;

四、號召亞太地區在4月19日舉行聲援巴勒斯坦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