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氣候變暖」會議以失敗告終
利文斯頓
2000年11月25日在海牙舉行的為期2周的地球氣候變暖會議,以失敗告終。這一失敗對世界各國勞動人民是一次打擊。這次打擊不是任何別的國家,而正是美國政府給予的。
海牙會談的用意在於使1997年在日本簽署的京都議定書內容充實起來。議定書決定要世界各工業化國家承擔義務,到2012年時把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下降到低於1990年水平的5%。迄今為止,沒有一個工業化國家已經批准這一議定書,大多數環境保衛科學家認定這種情況是阻止地球氣候變暖的軟弱無力的表現。歐洲人希望在5月間繼續進行會談。
資產階級的提案弄虛作假
造成會談失敗的美國政府堅持認為,議定書有很多漏洞,最終會使它變得毫無意義。1990年,美國排出的與二氧化碳等值物的總量佔38%。自1990年以來,美國氣體排放量幾乎增長22%,遠遠超過了任何其他國家。在同一時期內,俄羅斯溫室氣體排放下降57.6%,德國下降16.1%,英國下降8.9%。美國統治階級認定,東京議定書給美國規定的下降率要求目標,是過份苛刻,無法完成的。
克林頓的「地球事務副國務卿」F.E.洛伊,同時也是美國首席談判代表,首先提出要把林地面積算作「碳氣的下降因素」。其次,洛伊要求建立污染貿易體制(如果某一國氣體排放量已經超過下降率的目標要求,可把這種污染權出賣給另一國,以便達到目標要求)。第三,洛伊要求美國政府和各大公司能把資本投放在世界各地「未污染」能源上以取得信任。借助這第三項建議,美國便可以投資巴西的核電站,通過使用「未污染」的能源,有助於巴西溫室氣體排放的總下降量。多數歐洲國家反對用這種方式輸出核技術。
洛伊的建議反映出克林頓——戈爾政府的環境保護政策。歐盟以及美國環境保護的專家們,批評美國建議是過於軟弱無力。這些建議的後果必將使美國各大公司在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所應作出的努力縮減到最低點。環境保護專家們對美國談判代表洛伊非常氣憤,指責他在會議即將姞束時的記者招待會上盡在他自己臉上塗脂抹粉。
當地球燃燒起來時
會議召開前不久,地球氣候變暖後果的另一跡象出現了。2000年是美國大陸有史記載以來介於第7與第12氣候最暖的年頭之間。那年的11月和12月特別寒冷,總算挽救了2000年不是美國大陸最暖的一年。在世界範圍內,2000年是有記載的第5個最暖年。從1982年以來,地球上最暖的10年都已出現了,其中包括1998年是有史記載以來的最暖一年。
地球氣候變熱最易看到的可怖跡象就是:當旅遊者在8月裡乘坐俄羅斯破冰船就能發現北極地帶一片遼闊無垠的水面。這消息成了媒體的大字標題,同時也為這令人不安事實提供明顯形象。衛星拍攝的照片表明,極地冰蓋面積已縮減6%,根據聲納測定冰的平均厚度已縮減了42%。在北美住過的任何人都知道,這就意味著冰蓋正在融解(冰蓋變薄之前好久,覆蓋著冰的面積已經縮減到可觀程度了)。
同時,科學家發現一種新的溫室氣體(三氟鉀基硫五氟化物),是一種烈性氣體,需要1,000多年才能分解,通常這種溫室氣體是很少見的,而現在在大氣中迅速地增加。這種氣體按其吸熱能力而言,比二氧化碳強過18,000倍。政府裡的科學家迄今尚未追蹤到產生這種氣體的公司,而這種氣體很可能是使用氟來加工製造的副產品。
歐洲人為什麼要抵制
歐盟國家不能接受美國建議,是有兩個理由;第一,這些建議迫使歐洲資本家處於不利地位。例如,歐洲國家不具備大面積林地用作「碳氣下降因素」。結果,他們不得不採取其他措施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例如嚴格限制電力廠和汽車尾氣排放,要投資在規模大的運輸系統等等。歐洲人同時指出,森林可能被砍伐,或在林火中毀滅,不論在那一種情況下,都不能起到有效的使碳氣下降的作用。林地全部砍光,在美國、加拿大是很普遍的,那裡的大面積森林為取得木材而被夷平了。全部砍光的森林顯然也不能起到使碳氣下降的作用,代替全部砍光的辦法是種植低衝擊度(Low impart)的森林,所謂低衝擊度森林是較頻繁、較有選擇性的收穫林木,並可保持最大限度的林地作為生態系統,這些最大限度的林地同樣是重要的下降碳氣因素。(芬蘭是一個例子,芬蘭的林地僅佔世界林地的1%,而世界25%的紙張和木材卻是芬蘭的產品。)令人感到驚訝不已的是,美國人採用全部砍光森林的辦法從中取得高額利潤。但也是美國政府提出林地面積算作下降碳氣的因素,而美國公司仍繼續不斷地砍光全部林木。這就是美國資本家的如意算盤:魚我所欲,熊掌亦我所欲。
第二個理由是:歐洲各國政府面臨著強大的群眾運動,這運動致力於保護環境。並在工會中,以及左派政黨(特別是綠黨)中都有基礎,歐洲這些組織能大膽地動員群眾舉行大規模抗議,如同美國作比較,美國僅有數百人,主要是由「綠色和平」組織起來,他們參加會議是為了在議員中作遊說工作,而歐洲人民則能組織大規模抗議,並進而在會場周圍築起沙袋堤防來。兩種情況顯然完全不同。
布殊或戈爾態度如何
當選總統布殊反對地球氣候變暖條約。事實上,他不認為存在著地球氣候會變暖問題。反之,副總統戈爾則表示支持地球氣候變暖問題,並力圖主張要挽救1997年在日本簽署的、尚無成效的京都議定書。如果把戈爾說成是一位強有力的環境保護者,那就言過其實了。戈爾實際上是主張「以市場為基礎的刺激法」並遵循在海牙會議的美國談判代表提出的「靈活方法」。紐約時報指出:「即使戈爾勝利了,他還需要得到參議院的批准,在100參議員中要有67人支持他,這就無異於走上坡路、十分吃力」。即使戈爾當選總統,美國也未必簽署這項條約。
誰應受到譴責?
真正應受譴責的,不是什麼執行強硬路線的環境保護者,而是美國政府與美國資產階級。正如「綠色和平」組織在會議結束後所指出的,美國代表團要撫慰國內的工商業家,並衛護他們的投資利益的願望是牢不可破的。
基層運動開始了
環境保護的主流傾向,要推行一種戰略,即採取遊說和幕後談判的戰略去迫使美國政府採取行動,但失敗了,因為反對勢力來自大企業,來自親工業的環境保護者。基層運動所需要的是群眾性行動戰略。運動的開端已可在綠色和平組織以及教會的主流傾向中(特別是激進主義活動家中)看得到。
全國性的和地區性的各不同教會領導人,在明尼蘇達州聖克勞德市附近集會,這是由明尼蘇達宗教會議組織起來的,兩天會議期間便組織了各種不同信仰運動,宣佈地球氣候變暖。類似運動在其他15個州裡也正在組織起來。儘管距離群眾性運動尚遠,但這些不同信仰運動的存在,是走向建立真正群眾運動的重要一步。
運動的迫切要求是不難一一列舉出來的,例如不斷增加大規模運輸體制、重新振興鐵路貨運系統,限制城市的蔓延擴大、保存歷史悠久的古森林連同低衝擊、低影響的伐木等等,便可切實地減少美國溫室氣體排放。我們同時需要在一大批工業中限制工業污染。
當然,美國大公司必然起來反對這些措施的。沒有鬥爭,就沒有所得。
資本主義長期來把自然界作為私人財產,而自然界是屬於全人類及其子孫後代的,以原始積累方式,把屬於人人所有的財產被資本家盜竊利用了,為的是謀取利潤。人類呼吸的空氣,飲的水以及整個生物圈都被盜竊利用了,而人類是整個生物圈的一部份也是它的產品。反對地球氣候變暖的鬥爭,將會充分提出我們迫切的要求,並且要抗擊真正的魔鬼——毀滅我們星球和人類生命的資本主義制度。
(蕭明譯自《工人旗幟》200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