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訊息時代」嗎?
羅賓遜
(一)
今日的資本主義比以往變化很快。巨額資金在到處尋找出路。新的商品以空前的速度生產出來。當今的人都在想方設法去開拓商品的銷售能力,使商品生產能夠不斷地順利進行。
技術革新,特別是訊息和通訊技術的革新,既是變化的動力,也是變化的產物。從70年代末期以來,微處理機的廣泛應用,使生產、消費和休閒生活發生了許多變化。新技術對於資本商品和消費商品的生產都是至關重要的。
現在,各商行都急急忙忙進行網上交易,希望找到新的市場,趕上或超過競爭對手。商行通過互聯網進行證券投機,使人不由得想起19世紀40年代的「鐵路狂飆」,想起18世紀初被稱做「南海泡沫」的英國殖民公司——南海公司在南美洲進行的股票投機騙局。許多投機商都明白「泡沫」總是要破的,但他們仍要拼命去試一試。
20世紀末資本主義制度佔主導地位的意識形態認為,我們就生活在「訊息時代」、「訊息社會」、或者叫做「知識經濟」社會之中。弗朗克.韋伯斯特就這樣說:「訊息社會就是以知識為基礎,有高級技術,有服務中心的世界」。
(二)
第三條道路的政治家們聯繫全球化來看「訊息時代」。市場和全球化不是互相排斥的。大量的製造業轉移到擁有賤價勞動力的第三世界。克林頓的前勞動部長羅伯特.萊希認為,未來創造財富的是那些「使用符號確認、鑒定和解決問題」的「分析家們」的事。按照他的說法,屬於這一階層祇佔勞動力的20%。布萊爾和克林頓喜歡揮舞的兩手,一手是胡蘿蔔,即終生受教育和高級技術訓練,有高報酬的工作;另一手是棍棒,即祇得到「麥克唐納式」的教育和低級的技術訓練,「終生勞累」。這兩手使他們的國家陷入新的對抗之中。
布萊爾在1995年曾說:對現代經濟來說,「教育是最好的經濟政策。未來就是技術與教育的結合。知識競爭已經開始。我們不能在低工資和滿身臭汗的工廠經濟基礎上進行競爭。我們要有自信。我們的人民的智慧和潛在能力,是最實際的經濟。你學得越多,就賺得越多。技術和精明能幹會使我們的生活改觀。知識就是力量。」最近他還說:「我們不能阻礙新的工業革命的到來。我們已經落後了。我們要促進這個革命。企業要領導這個革命。而政府則起關鍵性的作用。」
J.比尼格在1986年發表的《訊息社會的技術和經濟組織》中,列舉75種變化,表明社會已經進入新的歷史時代。「後工業」的權威丹尼爾.比爾直言不諱地說:「工業社會與後工業社會,或者說科學技術社會的區別,意味著馬克思主義的某些範疇已經不適用。」他們說:工人階級不再是革命的動力。知識價值論(這是什麼東西呀!)取代勞動價值論。
韋伯斯特認為,這些新的理論表明在造成資本主義諸多變化中思想意識所起的作用。但這些理論對於訊息社會是否已經到來,以什麼為標誌,所說的則是不明確和自相矛盾的。這些理論都傾向於技術能決定一切的觀點。似乎技術是在社會之外的某個地方就存在的。社會對技術則沒有什麼影響。這是技術決定論者的觀點。他們認為,知識技術可以同人分割開來,可以脫離資本主義的社會關係而自行發展。他們說:「在訊息技術的背後,社會關係就是計算機二進位數字之間的關係。」
訊息社會的理論家們過高估計在世界經濟中訊息技術的重要性。他們忘記了訊息技術是依賴於商品生產的。
(三)
但,無論如何,訊息技術對於資本主義是愈來愈重要了。資本家為了進行競爭,為了在推銷商品中獲得利益,為了增加剝削勞動力的比率,都需要把訊息技術推向前進。
今天,激烈的競爭迫使各企業公司爭相採取最新的技術以求得生存。高技術投資可以上溯到40年代。而在74-75年不景氣後的復甦期,這方面的投資明顯加快,85-86年達到36%。在美國,約有50%的投資是用在信息和通訊技術,及製造新的生產設備方面。
為了替迅速增加的大量資金找到有利可圖的出路,可以採取開闢新市場的辦法(如在前蘇聯、東歐和中國),可以進行投機活動,還可以開創新的商品流通渠道。這些都要求用全新的商品來取代舊產品,縮短產品的壽命,加快產品的洶汰。比如今天汽車模具使用壽命已經從過去的七年減到兩年。個人計算機在售出後三個月便被新產品洶汰。
訊息技術使迅速而靈活改變產品成為可能。舉例說,用程序控制的機械工具來進行設計和加工是很容易的。源源不斷的訊息被用來協調和統一散處全球各地的生產進程。由超級市場和購物信用卡提供的市場和消費訊息可以減少為市場生產的盲目性。
訊息亦已變成商品,或者說變成商品的組成部份。「智力財富」的產品——如軟件、教育、資訊、傳媒、數據管理等等,現在發展很快。比爾.蓋茨,就是出售系列《Ever Improving》軟件而成為世界首富的。
今天,來自科學研究、高等教育、顧問、廣告宣傳、彫塑、電影、光碟、新聞網、數據庫等的知識資源都受到專利權和版權的保護。醫學研究和藥物製造現在都是私人投資。投資者保留有生產的控制權。他們還試圖取得有關人、動植物的生命基因訊息的專利權呢。
以前廉價甚至無償使用的訊息都已變成商品。越來越多的公共圖書館已被資料網取代;公共廣播受到私人衛星電台、電報公司的威脅。
訊息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但同時也造成失業。在英聯邦,銀行業和保險業就有10萬個以上的工作因採用新技術而取消。加之,訊息技術毋需有人直接監視勞動過程,這就降低了經營和管理的工人的水平。
(四)
「訊息社會」的理論家彼得.德洛克認為,在「訊息社會」裡,典型的貿易機構主要是由技術專家組成。他得經由同事、顧客和貿易機構總部得到反饋訊息,並把這些訊息編成程序來進行工作。祇有極少數的工作是按傳統常規來進行。這些工作大都是臨時性的、低技術、低報酬的工作。據道格.肯伍德的計算,在萊希的「模擬分析」中,這些也僅僅佔到1995年美國勞動力的7%。
(五)
訊息技術的發展,擴大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擁有訊息技術的人收入豐厚,反之則收入很少。最近,美國商務部的《數字分析》(「The Digital Divide」)統計表明,「收入在7.5萬美元以上的家庭使用互聯網比收入低於此數的家庭要多20倍以上,前者擁有的電腦也比後者多9倍以上。白人使用互聯網則比黑人和說西班牙語的人多。」
同樣的差距也存在於富國與窮國之間。歐洲和美洲有80%以上的人有條件使用互聯網。佔世界人口1/5的南亞,祇有少於世界人口的1%的人能夠使用互聯網,80%的人甚至沒有使用過電話。因為那裡根本沒有這樣的設施。
克林頓和布萊爾試圖改變這些數字的差別,而不改變財富上的差別,並企圖使二者能夠協調一致。克林頓就這樣說:「我們的目的就是在最近幾年使發達國家使用互聯網就如同使用電話一樣。這會大大減少收入的不均。」有個印度企業家,想通過衛星電話把互聯網購物的樂趣帶給落後的印度。克林頓也想這樣做,他以為憑藉發達國家生產出更多的電話、更多的電腦進入落後國家市場就能辦到。他說:「非洲人民和美洲人民並沒有什麼區別,祇要給人民有機會去學習技術,他們會懂得需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就能賺得大把錢。」
這就是所謂「訊息社會」解決社會不均的辦法,這個辦法是有意的欺騙。「訊息社會」的理論家們所說的思想意識作用,正好是用來掩蓋社會的真正本質;而且,在新的競爭中,要絕大多數的購買者和工人聽天由命,祇有極少數幸運者才有可能「賺得大把錢」。
當今資本主義的變化,並沒有使我們感到驚異。馬克思早就指出過,資本家會越來越要緊緊地抓住人類共有的知識,並為了一己的私利去利用這些知識,如此而已。
(蔚然摘譯自《工人自由》月刊99年12月號)